走遍枣庄:寻访旧峄县八景
2013-03-20 18:32:38 来源:枣庄网整理
如今,有一座桥正渐渐从我们的视线里埋掉。我们埋掉历史,然后发掘文物。
那座石桥,曾是进出峄县城的必经之路;曾走过千军万马、元兵明将;曾见证过峄县的繁华和衰落,而今,它像一只搁浅的破木船,被冷冷地遗弃在一汪污水里,终日与垃圾为伴。元朝的垂柳明朝的荷花清朝的炊烟,都随着一截历史的掩去而灰飞烟灭。
我们亲眼看着文物是怎样成为文物的。
石桥上每一块石头,都被岁月之手擦拭得滚圆光滑,石桥的每一个桥洞,都纳过百川之水、排过滔天浊浪,石桥的每一处石隙,都留下了人间的滚滚风尘。
但是那都成了过去。而今城市日渐繁华,承水改道,西去的城门关上了,也把一座曾载动过一座城市的桥关在了门外,关在了繁华之外。没有人愿意去听别人的过去,一座丑陋的石桥的过去,更没人留意它,管它谁走过呢?总之现在用不着了,不拆掉它都是好的呢!
可怜“峄称名胜地,出郭绕山溪。古道棠黎直,清泉文杏低。连岗似吴越,层岭接青齐。春涧明年足,回车洗马蹄。”(明·杨起凤)再出城郭,山溪平了,古道隐去,清泉变浊,连一座桥也要淹了。淹就淹了吧,淹总比拆要好。
但是我们喜欢拆,我们喜欢拆掉旧的建造新的,喜欢仿古,喜欢赝品,这座桥若不是躺在一汪污水里,若不是这片地暂时还派不上用场,说不定早拆了。
现在还不算糟,这座石桥只是慢慢地隐入了地平线下面,若有一天我们反悔了,还可以挖出来,稍事擦洗当成珍贵的文物供在高处,让人们看到一座城市骄人的历史。
只是不知道,淹掉一座桥要用多久时间,挖出一座桥又要用多久时间,因为这段时间,总是让人等得心焦。就像凤凰涅磐的过程,死时是美丽的,复活后还会不会美丽如初?
只怕我们只能看着一只凤凰悲壮地死去,再无缘看着它复活。这座桥名叫“孺子桥”,可是,我们待它却不“儒”。
我写下这段文字时,桥已经快不见了,如果你还怀念它,请尽快地去看看,去得晚了,不知还要等多久下回才能再看见它。
五、不只秋色好,四季总相宜
峄县八景里我去过最多的地方可能要数青檀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