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文说枣庄 > 正文

黎墟村--一个古老的小乡村

2012-08-01 12:18:59   来源:齐鲁晚报   

      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黎墟村是一个古老的小乡村,“秫秸编席”诞生于此,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现已成为薛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黎墟编席、黎墟铸造、黎墟黄沙曾是这个古村三大品牌。 东为“冠世榴园”西大门入口处,西邻京杭大运河通道,南濒碧波荡漾的微山湖旅游区,北依枣庄市委、市政府驻地,我的老家黎墟村就居在这东西南北“中”。

      黎墟原为镇,是西汉屯兵之地。村中有很多古井,地下遗存大量铜箭头和汉以后的砖瓦残片。清《滕县志》、《滕图志》均称黎墟。建国初曾为乡政府驻地。历史上有手工艺“黎墟编席”、手工业“黎墟铸造”、特产“黎墟黄沙”三大品牌。 黎墟村土层深厚,地下水位浅,土壤供肥强,适宜广植高粱。“秫秸编席”就诞生在此,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现已成为薛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清朝初期,张正信(编席创始人,本文作者系他的第七代孙,编者注)三弟兄在劳动之余,对高粱秸秆进行了创造性编织,俗称“劈篾子、打席”。制作工序为,将秫秸剥掉叶,然后将其秆一劈两半或四半,用水潮湿后,进行碾压、用刀具刮掉穰,即可编织成品。康熙年间,张姓同族兄弟带着这一手艺移居到安徽淮南、江苏徐州及周营镇金马驹村。该村当时是一个驿站,乾隆二十四年,乾隆皇帝南巡途中在此留宿,床上铺的就是张姓村民编织的花席(红、白高粱篾合编)直呼其好。 黎墟村民勤劳、聪明、有智慧,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技艺,历经几代人的传承,把这一手艺保存下来。由当初编织普通的白席,发展为花席、围席、文字席等,它除了用于红白喜事外,大多用于铺床。特别是夏季人们铺在地上乘凉时,因隔潮效果好备受大家青睐。在方圆几百里的农贸市场上,都能看到黎墟村民编织的各式各样的席,有道是“李家楼的篓子、黎墟村的席、庞庄的囤子摆满集”,因高粱秸绿色环保、纯天然,成品后结实耐用、易清洗而销路广开。花席编织这一工艺品两次在我国广交会上展销。

      黎墟生铁铸造以耕地犁铧、煎饼鏊子最著名。相传山西洪洞移民张姓家族,在大槐树下分手时,为了日后相认,他们把一盘鏊子打碎,各执一块,作为信物,为今后相识凭证。有“天下本姓张,无亲也是一家人”之说。因本村部分张姓村民的祖籍在晋南,他们大都传承了铸造业这一技术,使产品销往本地及安徽、河南、河北等省份。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提供了方便。

      黎墟村的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步倾斜。上世纪,一条发源于村东北圣土山、黄峰口的水系,每逢雨季水裹着沙顺势流入村中河道里,沙子在河床边堆积,水流入了微山湖,形成了一个白如银、细如面的“天然沙场”。当年沙沟一村赵修海组织百多辆地排车,将沙子由沙场运到沙沟火车站,装满火车皮后,发往江南城市建筑工地。可以说,无论是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年代里,还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红色岁月里,这银色的沙滩为村民增加了收入,为祖国建设做出了贡献。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从前手艺编席、手工铸造、人力运沙,这些昔日辉煌将渐渐淡出。如今“马过青山几道岭,人上高楼又几层”,村中宽阔的路面,新建的楼房,整齐划一的田园,甘甜的自来水,网络宽带、有线电视入户,这古老的乡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上一篇:台儿庄--我梦中的古城
下一篇:远去的号子 无尽的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