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文说枣庄 > 正文

春寻梁王洞

2013-01-14 17:25:39   来源:枣庄网整理   
      我国地大物博,不仅人名重名的多,地名重名的也很多,据了解“千佛岩”这个地名至少有两个非常著名:一个是南京的千佛岩。位于南京栖霞山栖霞寺东北侧山崖上,是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南京栖霞山千佛岩而成。一个是四川夹江县千佛岩,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城西。
      当然也有“非著名”的千佛岩,我们家乡山亭区的千佛岩就属于此类吧。据《峄县志.山川》卷中记载:“云谷山,县北五十里。(中)有千佛岩,幽奇窔(yao)邃,岩畔龛佛累累,相传亦武帝所造。”这段文字中“武帝”据说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
      在千佛岩的东南面有一个山峰,远看山顶葱葱郁郁,一片树林,很有气势。人们说,那是“梁王寨”遗迹(又名莲花寨)。在梁王寨东面有一个非常深幽的山洞,名为“梁王洞”。在《峄县志.山川》卷中这样记载,“山顶有莲花寨,寨子垒犹在,灶碨宛然。盖元至正间土人避兵处也。其西北为梁王洞,早传梁武帝所凿。峭壁数十仞,云梯达其上。洞之下起石台,林木杂茂,清泉远近绕居人篱落间。每春时,桃花流水,不让武陵、天台。”读到此处,细想,在自己的家乡竟有如此美景却不曾赏悦,实为憾事啊。
      春暖时节是踏青的好日子。周日,同事几人相邀去看桃花。此时看桃花节气已有些晚了,路边有桃林簇簇,花中已有绿叶,也甚是好看。前行中,一同事提议说,前面有梁王洞,有一些可考之古迹,可以一观。听此,我们便欣然前往了。
      是日,山乡天朗气清,道路平缓曲折,不觉间已到了云谷山地。梁王洞的山下有一个小村庄,村西有一个小有名气的寺庙——灵泉观(寺)。
      据了解,灵泉观是一处古老的寺观。据《峄县志.祠祀》卷载:“灵泉寺,创自隋开皇时。宋代历年重建。明弘治、嘉靖间再修。”至今观内遗留4块石碑,其中有两块分别为金皇统七年(1147年)和明崇祯八年(1635年)重修庙宇时立。在金皇统七年碑下款还附加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题识。说明灵泉观在历史上最少已修建过5次。足见其在乡间的重要地位。据传说,唐代薛仁贵东征路经此寺,因粮饷匮乏,不得已将该庙原来铜质檐砖拆下铸钱,而以陶制砖仿原样代替。此事,更使该寺闻名乡间。
      这只有三间之舍的古老的寺庙,至今仍飘散出千年不绝的缕缕香烟,禁不住让我们思想泉涌,浮想联翩。山川的沧桑,朝代的更替,世事的离落,都无法冲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祷。看到院子里还存有清明时节祈福燃放的烟花鞭炮碎屑,那种希望未来幸福平安的心情就更加强烈了。
      灵泉寺的闻名除因其悠久的历史外,还因寺前常年温润源源不断的泉水而名,这也可能是寺名的所得吧。今年是个旱年,我们却发现此泉依然如故,泉水不歇,清凉宜人。有几位村妇正在泉水流出的小潭边洗衣,问之,她们说此泉从未休息过,无论何种年成。今年虽然水少些,依然水质清爽。听完此语,让人不由得佩服起大自然的造化神功。
      沿此泉过小桥上山,便是去梁王洞的路了。说是路,其实除了村中的一段是起起伏伏曲曲折折的小路外,出了村便没有了上山的路。仰头看梁王洞,基本上是在山顶了。山却并不高,约有百米,由于没有上山的线路,我们便沿着山水下流冲出的水道蜿蜒前行。
      暮春时节,树叶已出,满野嫩绿,清风和徐,间或有一小块在山间开出的油菜花地,花枝招展,一片灿烂,让人耳目一新,心境一换,越往上行,越有朝气,虽然有点累有点热。每当遇有一小平坦之坡,便停下来坐赏周边风景。北望起伏的远山,青如初夏;西观莲花寨,色如积墨;下看小山村,院落稀疏有致,红墙青瓦在山谷间平静稳健;近观虬枝盘旋的一二株老树满躯新叶,生机盎然。或有清风吹来,温柔轻逸,虽立于碎石之中,亦感世间生活的敦厚和生存的美好。
      走近梁王洞的时候,突见一巨石凸出,同事说,这是一块大型吸水石,多年风化而成。由于没有山路,这块巨石完整地保存下来,十分幸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收藏成为热门之一,其中收藏石头也是一个重头戏。散落在乡间各种各样的石头都被好事者根据需要,打碎了、打烂了、收走了,更有甚者把一些天然形成的钟乳石等奇石都统统切割下来送进了市场,断背残枝者比比皆是,令人痛心。想来,如果这里有一条山路,这巨大的吸水石也绝不会保存到今天,早已不知被分割成多少块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山里看到了切割巨石的情景,凡是有些特殊形状的石块,无论有多大,都被切割下来,整个山体面目全非,这里少一块,那里多个坑,让人凄怆。据说,切割一块石头的费用大约在五千元左右,而卖出价却达到了十万元以上,如是暴利,不由得极端利益分子冒险施为。但是,让我们深思的是那些能出巨资的买家是谁?仔细察听,多为公家,叹然!
      在大巨石的右侧不远处有一山洞,人们称之为梁王洞。洞口阔大,约有二米宽三米高,洞口壁上有字的痕迹,现已不太清楚了,洞很深,洞内很暗,无法前行,不敢深进,我们只进去了六七米就站住了,后悔没有带手电筒之类的照明工具。我们大声地喊了几句,声音沉闷,回声了了。看着洞内脚下的碎石块和洞壁平整的样子,我们认为此洞系人为开凿的。难道真是梁王屯兵储物之所,确实无法考证。但有一个事实是可以定论的,在战争年代里,一定有当地士人入洞避难的。
      洞内无甚景物,倒是洞口左侧有一直立巨石与山壁裂开,中有罅隙,如一线天之景,巧在巨石与山壁间有一石块横架,很是险要,形成了洞口的一道风景,细观此石,必想大自然的天工神斧之奇。慨叹之间,我们发现无其他新路可以下山,只好原路返回了。
      从梁王洞下山后,我们又到了一片桃树林中赏花,虽在万花丛中感受桃花之艳媚,叹息晚花之陨落,但思绪却总在梁王洞的来源上徘徊,探究之心不绝如缕。

上一篇:关帝庙的钟声
下一篇:台儿庄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