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文说枣庄 > 正文

初识台儿庄古城

2013-03-12 17:31:25   来源:古城台儿庄网   

      不经意间我走到名为“兰婷书寓”的地方,原以为是书店,是文人墨客集会之地。我信步进去,到里面才发现自己猜对一半,它是文人墨客集会之地不错,但它不是书店,是青楼。“兰婷书寓”的另一面就十分坦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儿是青楼妓院,刻着“张翠香”、“蔡惜萍”等名妓的木牌挂在最显眼的地方。或许是这样,“兰婷书寓”这边是专为那些识字的“骚客”而设,而另一边则是让那些大字不识,只看姑娘脸蛋的人走的。
      这里有两个展馆,一楼主要是“三寸金莲”展馆,摆放的物品有妇女的老照片,三寸金莲穿的鞋子以及裹脚布。楼上是关于青楼的展厅,青楼女子的卖身契,处置她们的刑具,还有些日用品。这里对我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因为我也算半个文人的缘故?我觉得对于每个男子,甚至每个游客,我想这里都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毕竟青楼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接着我了邮政博物馆。展厅里存放着许多清朝以及民国抗战时期的文物,票据、器具、文告、邮票还有老相片,尤其吸引我的是二楼仿制的蜡人。他是一位八路军军官,坐在椅子上,面前的书桌排放着笔墨纸砚,面部清晰的皱纹,眉宇间有几分紧凑,可能是大战在即,不过他凝神的视线,从容的坐姿,另外他握笔的姿态,清晰的字迹,看得出他更多的是坦然。他正在写的好像是家书。旁边的一位是抗战时期的邮递员,身着两边写有“邮政”二字的马甲,挎着一个破旧的包,里面理所当然放的是重要信件,周围是残垣断壁,看场景他正奔走于炮火之中,那个年代的炮火波及了整个中国。第三个是台湾退伍兵回家探亲的情景,带着黑色的宽檐帽,一身西装,穿着皮鞋,面容苍老,欣喜与焦虑交融在一起浮现在脸上。年迈的母亲在哥哥的搀扶下,推开门探出头,望着分别数十年的孩子。
      我不喜欢拍照片,从小到大留存的照片屈指可数,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但是我忍不住将这三幅景象用手机拍了下来。觉得这些与那些文物有着同样的价值,他们是那个年代的重现,以逼真的形式,让游览者身临其近。一如古城的重建。
        下午三点去了“两岸汉字艺术节”展馆,不少名人的印章、书法作品在那里展览。对印章我不很了解,但对于书法我特别喜欢。历史的长河中,两岸书写着同样的汉字,有着从同一位先人流传下来的文化精神,用着一样的笔墨,岁月再度流逝,文化依然重合。
      仅仅是看了几个景点,古城内涵的味道却已浸入我的皮囊、深入身心。匆匆的脚步,我用心铭记视线所摄入的点滴。身上流下汗水,微风一直轻拂,一天的时光寻不见踪影,能够回忆的全部留在眼前。
      朋友跟我说,晚上古城会有另一番别致、幽美。我思考着若是晚上,新月水波之中游泳,游船上清秀的少女,微风浮动;夜空中悬浮着古老画布,翠柳盘绕着心绪,与思维不能进行很好的磋商,恬静便在指缝间流淌。漫长的街道,犹如工作到夜晚,女人将泡好的咖啡放在身旁,香气旋绕,静夜无眠。享受安逸还是欣赏美丽,夜晚的台儿庄,又是怎样一种古韵?

上一篇:铁血柔情台儿庄
下一篇:一篇尘封战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