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古城--央视《城市一对一》“中国枣庄·波兰华沙专场”
2012-04-23 15:31:26 来源:古城台儿庄官方网站
同时也使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城市自信感大幅提升。
李晓东:陈书记,再帮我们说一说,这古城重建之后,给台儿庄,给枣庄带来的变化?
陈 伟:这个枣庄刚才说,在搞台儿庄古城之前,我们是个旅游输出型城市,我们枣庄的导游对枣庄的景点并不太了解,他说起兵马俑,说起少林寺,头头是道。因为他都组织枣庄人到外地去旅游,所以我们当时几乎没有一个地接导游,几乎看不到一辆旅游大巴,所以几乎是一张白纸上搞文化旅游,那么现在重建了以后呢,我们台儿庄古城被评为了齐鲁文化的新地标的榜首,就是说到齐鲁大地去看,目前新的地标,第一名是台儿庄古城。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首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台儿庄古城重建当年运行当年游客就突破了240万。也带动了枣庄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原来文化旅游的3年前,只有23个亿。去年我们突破了100个亿,整个这个文化产业又推动了枣庄的城市转型,那么我们原来枣庄是一个工业结构比较重的城市,所以调结构,转方式,任务非常繁重。那么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推动,我们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这几年我们上升幅度在山东省都是排在最前面,那么有力的推动我们的结构转型和结构调整。那么就业,我们去年新增就业10万人中间,有8万人是来自文化旅游的贡献,所以我们的富民就业的问题,也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那么另外呢,还有由于这个古城的重建,推动了两岸的文化认同,连战啊,吴伯雄啊,都到古城来访问过,每年新增台湾游客两万人,推动了两岸的中华文化的认同。那么同时对枣庄市民的自豪感也大大提升,所以我们古城的重建,也推动着城市精神的塑造。让大家感觉到自豪,感到对自己这个城市感到骄傲,增强了市民的凝聚力。
李晓东:我之前还听说,说有一次大运会火炬传递,说怎么路过那,又绕着走还是怎么回事?
陈 伟:我当时2006年到枣庄工作的时候,有两件事对枣庄人的心理的震撼是比较大的。一件事是奥运火炬传递,从东边的临猗传到西边的济宁,就绕过了枣庄,因为枣庄的城市排名,在山东辈分比较高,它是第四个建市的城市,第四个省辖市,ABCD我们是鲁D,所以当时枣庄老百姓的这个心理上有点失落,紧接着动车组开通,枣庄这座城市和铁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刚才说了第一支股票的中兴公司,当时是最早拥有铁路的企业之一,也自己建了铁路,后来我们就是,我们共产党铁道武装部队,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所以枣庄人和铁路的缘分是非常长的,再
上一篇:台儿庄古城游客创龙年新高
下一篇:山东省发改委调研枣庄市城市转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