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古城--央视《城市一对一》“中国枣庄·波兰华沙专场”
2012-04-23 15:31:26 来源:古城台儿庄官方网站
的样子——起码没拆前,很好的测绘,然后按照原来的样子,有一些东西可保留,你还用它,原则上应该这样,叫做原拆原建。台儿庄不是原拆原建,为什么呢,它被战争毁坏了,最后出现在大街上的是一片废墟,没有原来的样子。那么台儿庄在原建的时候它怎么办呢,它只好去找资料,去找照片,去找文献,去找那些老人的口述史,在占领了这样的非常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原来的样子再重新建一个。所谓原来的,他也可能瞄准明朝的,也可能瞄准清朝的,也可能瞄准民国时候——最辉煌的时候,根据资料、根据文献、根据照片、根据口述史,一栋一栋的,而不是哗啦啦一片。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一个一个地来搞。画图的画几千张,不是想象的东西,不是!是有根有据的,按照原来历史上的样子重做。这个应该是古城古镇古村保护的一个理念性的突破。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这是第二。
舒 乙:第三呢,就是这个建设到底怎么搞,细节上怎么弄。刚才王主任说的,陈书记说的,很多细节上,它有自己的一套做法。这些东西很值得其他城市学习。比如说“磨砖对缝”,你不是要建灰砖灰瓦的建筑吗,按什么标准建?台儿庄的人就说,我们按照故宫的原则建,也就是说中国最高标准来做,那个砖缝连一毫米都没有,具体做法上它有很多新的做法,这些新的做法有的是继承传统的,有的是学习别人的,有的是他们自己制订出来的严格的要求,我在这次四次访问里头,在这个具体做法上,我给他们总结了十条内容。这个不去详谈它,就是它这一套,完整的一套做法来保护这个古城。这是第三。
第四个就是说,毕竟是个现代的城,毕竟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去住,去管理,那么它怎么在传统的基础上传承到今天,这有很多新的内容了,有很多很多新的内容,那么这些新的内容要定很多标准,要定很多自己的具体的奋斗目标,我觉得这一套做的同样是非常好的。你比如说在很多城市里头,对厕所毫不注意,其实现代生活厕所重要之极,尤其是公共厕所,台儿庄全国第一。那厕所棒极了。所以我觉得台儿庄的做法确实是为中国的古城、古镇、古村的保护开辟了一条新路。
李晓东:好,谢谢舒乙先生,谢谢。
陈 伟:刚才舒老说的是我们如何对待历史,如何对待我们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财富,台儿庄虽然是战火毁掉,但是我们忠于历史,追求历史原真性、完整性的这种追求,是非常彻底的,力求做到彻底追求,所以台儿庄虽然被战火毁掉了——我们人类文化遗产往往强调一个原真性,一个完整性——作为完整性,台儿庄古城两平方公里的城市肌理,我们把它完整地保留下来了,当时房地产项目我们把它叫停,这个就保持了它的完整性的重建。但是原真性是我们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历史上的台儿庄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我们当时重建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历史上的台儿庄是什么样的。我们和华沙的重建有相同之处,都是被战火毁坏,重建的人类文化遗产;都是历经艰辛,重建的这么一个过程。那么华沙呢,它应该说是在战后5年的时候开始重建,当时波兰华沙的经济条件是非常地困难,条件异常的艰苦。所以波兰的人民,华沙的市民,用一种团结和自强的精神,重建了这座城市,非常了不起。但是,它毕竟是战后迅速重建,它有比较翔实丰富的资料,大家对这座城市的记忆还犹新,所以重建起来,资料的丰富性上比我们容易做到。
李晓东:现在咱们需要更多的有一些直观认识,我们再来看一段画面,来详细了解一下,台儿庄古城重建的一些信息。来。
(中插小片)
解 说:台儿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庄”。历史上台儿庄呈现出“商贾云集,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1938年爆发的台儿庄大战,使这里成为一片废墟,几十处二战遗址,诉说着那段惨烈的历史。战后,历届政府曾想重建古城,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实现,直到2008年4月8日,台儿庄被毁70年后,中共枣庄市政府正式宣布重建台儿庄古城。
(陈伟现场同期:我们正式向世人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工程!)
李晓东:2008年4月8号这一天重建,意义在哪里?
陈 伟:因为4月8号是台儿庄大战胜利之日,所以我们选择在台儿庄胜利70周年之际,那么向世人宣布重建台儿庄,它有一个铭记历史,昭示和平的重要意义。
李晓东:特地选了这样一个日子。
陈 伟:对。因为我们是2006年开始有这个想法,那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论证以后,我们认为重建的条件的是具备的,所以我们才选择这么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我们来宣布这件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件事情。
李晓东:之前做了很长时间的一些准备工作。
陈 伟:对。
李晓东:都做了哪些呢?
陈 伟:这个话题说起来就长了。因为我们当时选择台儿庄这个项目的时候,主要的出发点还是出于我们枣庄市是煤炭城市、是资源濒临枯竭了,我们要富民就业,要发展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来解决富民就业的问题。那么我们当时在考量了众多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后,我们把目光锁在了台儿庄。但是台儿庄能不能做?我们当时并没有绝对的把握,为什么呢?因为刚才我说,华沙是战后马上就重建了,历史资料非常丰富,我们呢,是战后70年了,当时的历史资料都保存很少,老人的回忆也不多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历史上是台儿庄是什么样子的,当时几乎没有人知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做大量的历史的挖掘,资料的搜集和论证工作,所以当时我们一方面我们搜集了大概有30多本史记,史志,因为台儿庄历史上是一个镇的建制,它没有县志。所以这就给我们工作带来很大的复杂性了。那么我们只能从周边的峄县志,滕县志,兖州志,彭城志和一些历史资料上去寻找台儿庄的蛛丝马迹。另外,我们又从很多运河文化的研究史料和历史资料中去寻找它的蛛丝马迹。那么还有一个,好在台儿庄大战的时候,几乎全世界著名的战地记者,都云集到了台儿庄。我们知道的罗伯特卡帕,伊文思,埃尔伯斯坦,我们中国的范长江,盛城,包括郁达夫,臧克家等等都到过台儿庄,所以他们留下了丰富的战地史料。这是我们研究台儿庄的一笔宝贵财富。还有一块,我们又到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以及包括台湾、香港,去搜集大量的资料,那么最后,好在台儿庄还有27位8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对这些老人也一个个去询问他们当时的一些回忆,口述历史。这样拼凑着来复原台儿庄,历时3年,宣布的时候,我们也只是一个大概的对台儿庄已经有一个底了,但是真正这项工作完成花了3年的时间,一直到了2009年的8月11号,我们才动了第一锹土。所以从论证,动议论证到决策,这个过程花了3年的时间。
上一篇:台儿庄古城游客创龙年新高
下一篇:山东省发改委调研枣庄市城市转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