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唤醒沉睡的古城--央视《城市一对一》“中国枣庄·波兰华沙专场”

2012-04-23 15:31:26   来源:古城台儿庄官方网站   


    历史对于我们而言非常重要。这座城市是一座遗迹、一座纪念碑,提醒我们切勿忘本、切勿忘了历史的教训。因而尽管财政上捉襟见肘,我们还是倾力重建了华沙古城。这段从废墟走向现代化都市的道路漫长而艰难,但同时也赋予了华沙城特殊的意义。今天的华沙是一处旅游名胜。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在重建它时特别着眼于对历史遗迹的复现,我们也确实做到了。所以事实上这些华美的古建筑不仅仅可见于华沙的古城区,也可见于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古城内还有四座皇家城堡与宫殿,以及多座美丽的园林。所以说想领略华沙的历史之美,不一定只去古城区。华沙作为波兰的首都,也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今天的华沙城内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展览、音乐会、艺术展会以及文化活动。如果你是热爱文化的人,在这里你不会有一秒钟感到无聊,到处都有让你感兴趣的事物。放到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华沙都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市。这里的绿化面积在世界各国的首都中名列前茅,随处是公园和绿化带,是一座典型的绿色城市。城市的各处都可以看到人们漫步在公园中,享受悠闲的时光。这些公园里就包括波兰最美丽、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园林,也是皇家宫殿“夏宫”的一部分。说起来,这座园林和中国也有一段渊源。二战前这座园林比现在还要大,里面有一个“中国园”,也就是一个模仿中国园林建造的园区,其中的桥梁、原野等等都带有中式风格。这座“中国园”后来毁于战争。不过就在去年十二月,也就是波兰首相访问中国的时候,一家波兰公司和一家中国公司达成了一项协议,计划投资华沙夏宫内这个“中国园”的重建工程。华沙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这是一个学术中心。这里的学生很多,包括波兰本国的学生和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华沙城内遍布教学水平顶尖的大学,吸引了许许多多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来到这座城市,当然也有来自中国的年轻学生。这是华沙的又一个特点。华沙的饮食文化也很丰富。在这里可以享受到波兰独有的美味菜肴,从古城区到其他各个城区也都可以见到富含历史气息的饭店和餐厅。过去几年,许多中国餐厅也都陆续开了起来。在这些餐厅里享用一顿大餐绝对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除了上述这些,华沙还是一个购物的好地方。我知道中国的游客们都很喜欢购物。这一点从相关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得很明显。在华沙你可以买到欧洲各国的商品,当然也包括波兰本国的特产。波兰盛产琥珀。这是一种产自波罗的海的奇特石头。我们一直在大力发展这项贸易。我最后要说,华沙是一个新兴的经济中心。波兰本身便是欧洲唯一一个近二十年来GDP持续实现增长的国家。而华沙作为波兰的首都,经济发展自然也是突飞猛进。最近我还刚读到一篇文章,说华沙是欧洲第二大最适合投资的城市。排第一位的是伦敦。而根据有关专家对房地产市场和投资市场的评估,华沙在整个欧洲排第二位。因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华沙是一座兼具活力与历史气息的城市。铭记历史对我们是很重要的,这是为什么我们要重建华沙古城。而同时华沙的前景也是一片光明。我们欢迎大家来华沙。尤其欢迎枣庄的朋友们,或者中国14亿人口中的任何一位来拜访华沙,亲身体验一下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李晓东:请问一下陈书记。你去过华沙吗?
    陈 伟:我在2008年的时候,为了重建古城,专门到华沙去学习考察过。
    李晓东:那刚才听大使先生也介绍了一下,再经过你的那种初步的印象,请讲一讲你对华沙的感觉。
    陈 伟:大使先生刚才对华沙的介绍,唤起了我对华沙的一些记忆。当时一些非常美好的一些印象。确实如大使所说,华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华沙的歌剧很好听,我去听了听,华沙的文化氛围非常浓。我在华沙还买了一个纪念品,就是它的街头艺术家画的一幅油画,价格很便宜,但画得非常好!所以我就马上买回来了,现在摆在我的客厅里。给我耳闻目濡的是华沙的文化气息。从重建的角度,我当时对华沙有那么三个印象。
        第一个,就是华沙的历史非常悠久,文化非常灿烂。我最尊敬的科学家之一——居里夫人,我在华沙的古城里看到了她的一个纪念馆。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喜欢的肖邦,我在那里也看到了他的纪念馆——到处可以感受到文化的气息。
        第二个就是华沙的重建,很多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时我在那看到华沙的重建的依据之一,一位意大利的著名画家,画了华沙的197幅街头画像,这197幅画为华沙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华沙的重建忠于历史、遵循历史。我到了它的重建博物馆,馆长专门给我做了介绍,而且他们也非常友好。我当时去的时候,因为联系并没有非常顺畅,后来我是直接拜访,说明来意后,馆长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带我介绍了两个多小时。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第三个,我感觉,华沙重建过程中,波兰人民、华沙的市民,体现出来的这种团结自强的精神是值得铭记的。他们重建华沙的时候,是30万波兰人捐款捐物,热情参与。所以我感觉到这座城市是一种团结的象征,是一种自强的象征。
    李晓东:听书记这么一讲,虽然说我没有去过——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这样,刚才说完华沙古城的特点、还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我有两个问题要再追问一下您。忽然我想起来了,咱们枣庄、咱们台儿庄,据说在古城重建的时候,有四个“百”,您把这个帮我们解释一下好吗?
    陈 伟:因为台儿庄古城重建,是按照人类文化遗产的标准,按照文物的标准来重建的,所以我们在重建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文化空间。我们把古城重建了,形成这样一个文化的景观,到底怎么用?这就需要文化的空间来充实它。所以在如何做文化景观和文化空间这种有机结合上,我们下大力气做文化空间,那么具体就是刚才您说的这四个“百”。那么我们打造“百庙”,“百馆”,“百业”,“百艺”。
        所谓“百庙”,因为台儿庄当时各地富商巨贾云集,他们也把他们家乡的宗教信仰带来了,所以台儿庄当时历史上两平方公里的古城里,号称有72座庙宇,现在我们尽可能的把这些庙宇进行一些恢复。这也是一种文化,一段历史。每座庙宇背后都是文化。
        第二个是“百馆”。我们为了更好展现台儿庄——有那么三段文化是比较突出的,第一是大战文化,它是一个英雄的古城,第二呢,是它的运河文化,第三就是当地的鲁南文化——所以围绕这三段文化,我们要打造一百个博物馆,通过博物馆来展示这三个主题文化。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台儿庄。
    李晓东:我那次去,还看到一个青楼博物馆。
    陈 伟:对,这是因为早前台儿庄就是一个运河码头,当时人来人往非常密集,所以当时青楼寓所也非常繁盛,历史上它有几十家青楼。
        “百业”,就是我们把一些传统的360行,我们把关系到老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这些“百业”,把我们传统的技艺充分地展示出来:有做酱菜的、有做布鞋的、有做铁匠铺的,这些传统的业态,我们让大家更多的了解这段历史。
        最后一个就是“百艺”。百艺就是我们把一些属于当地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大运河上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我们国家级的文化遗产,我们尽可能地引进到台儿庄来,因为有这么好的一个古城,它是一个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好的一个平台和空间,这个物质与非物质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

上一篇:台儿庄古城游客创龙年新高
下一篇:山东省发改委调研枣庄市城市转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