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唤醒沉睡的古城--央视《城市一对一》“中国枣庄·波兰华沙专场”

2012-04-23 15:31:26   来源:古城台儿庄官方网站   

    我们这里头现在已经引进了几十家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我们今年9月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台儿庄古城举行,这个博览会将会是一个有1100多个国家级和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的展示,也将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博览会。因为我们9月份是一个集中展示,然后我们要打造“月月都有主题”的非遗的展会,这样你任何时候到台儿庄来,都能看到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大家感受到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李晓东:那次我去台儿庄印象就非常深刻。古城里面有人表演山东琴书,还有山东快书。
    陈 伟:柳琴。这是柳琴。当时人称“南昆北业,东柳西梆”这是我们国家剧种中的四大代表。南边是昆剧,北边“北业”就是我们的京剧,这个西梆就是秦腔,东柳就是我们的柳琴。所以它是构成了我们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部分。
    李晓东:很好听,下次去还要再听一回。
    陈 伟:叫“拉魂腔”,能把魂给拉出来。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李晓东:那就别再听第二次了。我再问一下王广部主任,请您拿话筒,谢谢。当时重建的时候,我听说就是找了很多的老工匠,亲自去上阵操作,是这样吗?
    王广部:是,在古城重建的过程当中,大体上有1000多位工匠参与了我们古城的重建。
    李晓东:那这些人中,多都大年龄,还能干活吗?
    王广部:在这些工匠当中,特别一些老的工匠非常多,那么这些老的工匠呢,他们的传统技艺是我们建筑方面的一个宝贵的财富,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不太愿意学这些老工匠的手艺了,所以我们很多的老工匠做的东西恐怕在我们古城里面,都是最后的、他们的封笔之作。你看像我们船行街上面那个灰塑,那是广东的一个老的工匠做的,那么恐怕做过以后他也没有,不会再有另外一件作品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台儿庄古城是最后一座手工版的古城。
    李晓东:而且用的材料我去体验的时候听说,也都是很讲究的。是吗?
    王广部:对,很多的材料都是从全国各地运来的。我举个例子,你比如说我们的山西会馆、关帝庙它在重建的时候,很多的材料是从山西运过来的;你像我们恢复重建的妈祖庙,就是天后宫,很多的材料是从福建的泉州运过来的。这就是我们书记提出来,整个的古城重建“六个原”的原则:设计上是原空间,原尺度,原风貌。在建设上要体现原材料,原工艺和原地的工匠。来保持我们古城重建的这种历史的原真性。
    李晓东:好,谢谢您,谢谢王主任,谢谢。今天现场还请到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舒乙先生,我们掌声欢迎他。您请坐。我问一下,您去过枣庄吗,去过台儿庄?
    舒 乙:一百天去过四次!两次是正规的考察,一次是私访,还有一次是参加文化论坛讨论。
    李晓东:那这四次这么密集的时间去,这个印象是不是一次比一次就要更深一些,或者不一样,您什么感受?
    舒 乙:极其深刻。我非常喜欢台儿庄。
    李晓东:哪儿那么让您喜欢?
    舒 乙:我觉得台儿庄有非凡的战略意义。就是它的重建,它的传承,有这么大的意义,怎么讲呢,就是中国的城市的建设,面临着很大的一个转向,或者一个转折,这个转向转折体现在哪里呢,就是由那种GDP的经济建设,转向文化建设。台儿庄带了这个头,我觉得绝对的了不起,因为在当今的众多的城市的执政者的脑子里头,第一位的是发展经济,第一位的是争取GDP的高速的发展,台儿庄不一样,台儿庄是一个老的经济城市,它以煤炭为主,枣庄也是这样。那么按道理讲,在一个新的时期,它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好像按照惯性也要放在比如说煤炭的再加工啊什么的、这一些,那么用这些来体现什么?来体现它的经济的飞腾,GDP的增长。可是在台儿庄现在的执政者的眼光里头,他们没有这样做。一上手就打文化,觉得文化的发展可能对这个城市来说,是会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超过经济——它的意义超过经济,而且呢,由于文化的发展,可能带动更大的经济的发展。换位思考,换了一个方向的思考,这就了不起。我觉得在中国带了个头,为什么这么讲呢?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走到最后它一定要走到文化发展上来。经济应该说倒比较容易。为什么呢?有现成的经验,有外地的经验,有外国的经验,作为一个追赶者来说,我就不用走中间的路,直接奔着那个最先进的,一下子就去了,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能达到很高的水平,中国这个30多年的经验完全证明了这一点。要想在经济上达到一定的程度,相对来说是容易的。但是文化不容易。文化要慢慢地走,文化要一层一层的走,不能跨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最后当经济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文化肯定要上来,肯定要以做文化为主,经历文化占主角的这么一个阶段,不管哪个城市,你最后都要这样。现在台儿庄等于带了个头——我一下子就照着这个就去了!那么其他的城市肯定要跟它学呀,经济高度发展了以后,最后总要在经济文化上表现一下,文化上繁荣一下,文化上昌盛一下,最后你总要走到这来,所以台儿庄的经验,台儿庄走过的路,对全国来说有典型意义。所以我为什么说它有战略意义,就是说它有这种长远的这种思考的这种定向,定势。这是我觉得头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
    舒 乙:第二个特别重要的地方,就是它有理念上的突破,什么叫理念上的突破?中国古城特别多,古镇特别多,古村特别多。这是一个大的领域,就是怎么来保护这些古城,古镇,古村,是个重大的问题。这是一个等于是一个领域里头的一个大问题。而现在的一般的做法都不成熟,应该说几乎没有成功的经验。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什么呢,说这个古城保护怎么办呢,把这个城拆掉,建一个新的。那这不是古城啊,他在当间做一条古街,叫做仿古一条街,这太普遍了,几乎在所有的古城里都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可是这个仿古一条街,是一个乌七八糟的东西,甚至于说是个最糟糕的东西。为什么呢?就把老街拆掉,按照现代人的想法去新设计一条所谓的古街,街上一点古意都没有。为什么呢?古的那些元素他都没保留。这是一个假古董,花好多钱,但是仔细一看完全不是那意思。很多城市都有这个现象,包括北京。包括一些中国非常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有这个现象。也就是说理念不对。应该是什么理念呢,应该是原拆原建,就是你把它拆了,它原来什么样,你再建成什么样。理念上应该是这样。那当然最好就是说不原拆,保留原状,可是原状又太老了,又太破了,又太旧了,又太危险了。尤其是土木结构的东西,它根本住不下去了。需要把它拆掉,拆掉你按照原来

上一篇:台儿庄古城游客创龙年新高
下一篇:山东省发改委调研枣庄市城市转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