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元老痛心乳业信任危机:当年乱加各种添加剂
2013-07-05 15:46: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政府光有“不准”还不够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就保障婴幼儿食用安全、放心的奶粉进行研究部署。会议要求,制定政策推进该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并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做到批批检验,全程可追溯。
接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发文,要求任何企业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严禁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分装。
随后,国家发改委对雀巢、合生元等洋奶粉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并指称握有这些企业操纵、抬高奶粉价格的3种不法行为的证据。
对此,臧英年认为,这一顿组合拳无疑对净化中国乳制品市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长期来看,要想让中国孩子吃上国产的放心奶,还得从利益链条上下功夫。政府光有‘不准’是不够的,还得打破旧的利益分配格局,让奶农真正得利。唯有他们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中国乳业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没有这个步骤,恐怕其他措施都会事倍功半。”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昌垂表示,发达国家集约化养殖的高生产率及高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发展中国家竞相效仿的典范。不过,集约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大规模,大规模对技术管理及环境的要求更高。如果大规模养殖的环境费用计入产品价格,可能会抵消集约化的高效率及其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需求的增加及多样化为小生产农户提供了机遇。小生产农户虽生产力及市场竞争力不高,但其具有的多重功能对于相对分散的人群,仍有重要价值。
他建议,“纵向联合体、合同养殖及专业合作社经营方式,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基本准则,把分散养殖与集中经营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应该成为扶持与组织小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养牛户投入不足,缺少技术及缺乏市场的制约,提高农户的生产水平,同时分散农户的生产成本及风险。联合经营风险的规避,则主要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及法律制度,规范合作各方的行为。”
这正是印度成功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