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百姓生活 > 正文

乳业元老痛心乳业信任危机:当年乱加各种添加剂

2013-07-05 15:46: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乳业因何踏入信任黑洞

      缺乏好牛奶是一回事,出现坏牛奶是另一回事。

      像祥林嫂一样,中国西部乳业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逢人就会念叨着:“不要往牛奶里乱添东西!”这位中国乳业元老级人物见证了中国乳业的快速发展,并深为一些企业“坠入邪道”而痛心。

      “在优质奶源稀缺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想的不是如何建设奶源,而是想方设法靠添加剂欺骗消费者的味觉,用广告营销忽悠消费者的决断。这种办法能不出乱子吗?”魏荣禄至今仍对三聚氰胺事件耿耿于怀。他认为,一些企业的罪过尚未洗净。

      1986年,《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发布。较之前的政策,它取消了生鲜牛乳收购对提取物和添加物的约束。这本不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也很少有人关注,却最终引发了巨大的灾难。

      “没有了这个约束就等于撤掉了生鲜牛奶的一道防线!什么东西都可以往牛奶里加,那还是牛奶吗?”魏荣禄说。

      2005年2月,他参加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会场上,除了国标委的人外,还有大乳业公司负责人。会上,他提出,“往奶里加香精、增稠剂、稳定剂是不对的。”有人很快打断了他的话,“这个不用讨论了,按国家标准来做就行了。”事后一年,西部乳业网等组织了“西部乳业万里行”的采访。沿途所见震惊了采访团。

      他们发现,“有的企业,奶的脂肪含量低了,就加一些脂肪粉提高脂肪含量;奶的细菌超标了,加一点青霉素、抗菌素等,降低细菌指标;奶的浓度低了,加一些乳精粉,提高其浓度;奶发酸了,加一点碱面中和,有的甚至用工业碱……”

      两年之后,三聚氰胺出现。5万名儿童患病、1万名儿童住院治疗。中国乳业从此踏入信任黑洞。

      “这些年,人们总是站在道德的角度痛骂乳品企业黑心无良。实际上,我们更应该关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它们是一个行业的底线。只要底线在,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底线如果不在了,坏到哪里去,谁也不知道。”魏荣禄说。

      另外,除了政策与监管的强制性规制外,魏荣禄也提请人们关注市场的导向。

      有的企业在没有一头牛、没有一间厂房的情况,靠着强大的广告攻势,它仍然获得了“火箭速度”的增长,足以让所有人为之头晕目眩。而其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当时并不为人所了解。

      一个令人寻味的场景是:1999年,福建长富乳业投入6亿元建设34个牧场。那一年上述企业才刚刚创立。可是,到了2005年,长富即陷入困境,不得不寻求蒙牛的支援。

      “奶源是乳业的根本。建奶源的倒下去,不建奶源的却火起来。这个行业能长久么?”魏荣禄问。

上一篇:滕州一少年钓鱼坠河 仨男子跳河救人
下一篇:进口转基因大豆获批细节:农业部验证报告未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