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景点 > 正文

枣庄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导游词

2012-12-04 11:17:33   来源:枣庄大众网   

      ·这边是新房,文革家具,梳妆台,都带有毛主席语录,手电筒当时也算一件电器。
      ·都穿黄军装、黄球鞋、背黄书包,叫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是文革期间老收音机,也带毛主席语录。
      ·这是当时的饼干盒。
      ·这边是文革期间老照片、毛主席纪念章,从这组毛主席纪念章可以反映毛泽东一生的革命历程和重大历史事件,从1915年走出韶山冲到秋收起义、安源罢工、遵义会议、五次反围剿、长征、文化大革命,直到1976年9月9日与世长辞,享年82岁。
      毛泽东可以称的上是千古一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看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气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九洋捉鳖,真是气贯长虹,功盖九州。

      ·这是文革票据,三年自然灾害,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工人停工,学生停课,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下滑,生产生活物资严重匮乏,计划经济时代全部是凭票供应。这是粮票、布票、棉票、肉票、油票、茶票等。这是工分,在生产队主要劳动力干一天挣8分、10分,妇女一天挣5分。这是老结婚证,1953年新中国颁布《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提倡自由恋爱,不过当时还都是媒人介绍、领导牵线、组织同意、领导认可后才能登记结婚,登记还要区长签字。
      这是毛主席语录,也叫红宝书,当时讽刺林彪的一句话“主席不离口,语录不离手”。
      这是文革期间的餐桌、餐具。

      好大家接着参观下一个展室。

      · 大家下面将要看到的是鲁南用具习俗展室,这是鲁南的旱烟袋,材质多样,种类繁多,烟袋包绣工精美,小巧耐用,这是火镰子,过去没有火机火柴,取火就用火镰子,这是火石,用火镰打火石产生火花再引燃棉絮或苘瓤子,解放前有了火柴,因为一开始从国外进口叫洋火。
      ·这是水烟袋,这是旱烟叶,烟草是郑和下西洋由东南亚引进中国的,这就是说在明代之前是不抽烟的。
    ·这是一些明清老锁具,这是元宝形锁,锁上可以招财进宝,这是把清代官府粮仓用的大锁,这把锁上还有一道机关,钥匙上有个小锤头,锁上把这个铁箍砸下来,别人就找不到开锁的地方,说明古代制锁工匠非常聪明,心灵手巧。
      ·这是清末民国期间的酒壶,有锡的有铜的,天冷就温酒喝,过去老人认为喝热酒暖胃。
      ·这是新时器时代的石枕,北辛文化距现在已有7300年的历史,经专家考证这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枕头实物。
      ·这是宋代瓷枕,这是明代瓷枕。古代有句成语叫“高枕无忧”,其实这句话说的并不科学,现在专家论证人睡眠所枕高度在八九公分为益,过高不利于血液循环,容易落枕或引起颈椎病。
      ·这是清代的青花瓷枕,元代瓷枕。
      ·这是虎子,俗称夜壶、尿壶,好多游客都猜成酒壶,实际恰好说反了,现在医院依然仿作这种形制做,不过材料是用塑料的。这是说中国的各种文化都有一个传承性。
      ·这是历代灯具,这是战国的陶灯,汉代的汉半釉灯,两晋期间的省油灯,中间放油,过去点灯都是植物油,外面放水,水能降低油温减少油的蒸发,现代通过科学实验,省油灯比普通灯省油14%,而且还有防火功能,过去点灯的捻子容易落灯花易引起火灾,这种节能灯设计巧妙,灯火落到水里就熄灭了,起到了很好的消防功能。
      ·这是隋唐时期的宋元时期的各种灯具。
      ·这是明代的灯具,清代的青花灯具,各种形式的烛台,到了清末民国就用洋油灯、罩子灯,再后来就有了电灯。
      现在科技发展了,各种功能各种形制的灯品种繁多,千奇百怪,一应俱全。通过这些民俗实物可感受历史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 好感谢大家和我一起认识和参观鲁南民俗博物馆,感受鲁南民俗风情。请大家多提宝贵建议,欢迎大家带着您的家人和朋友再来民俗馆做客,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上一篇:滕州市博物馆
下一篇:老枣庄鸽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