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景点 > 正文

枣庄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导游词

2012-12-04 11:17:33   来源:枣庄大众网   

      4、义和炭场——1938年10月5日,刘洪、王强奉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司令员张光中之命,离队潜回枣庄,在火车站西边的小陈庄,建立了情报站——义和炭场。刘洪任情报站站长,任务是搜集敌人的情报,秘密发展抗日武装,夺取武器,支援部队。以炭场作掩护及时准确的侦察日军在铁路沿线的兵力部署,后勤供应、物质运输等情况,并于1940年1月26日正式成立了“铁道游击队”。在津浦线上,炸火车、炸桥梁、打洋行、出奇制胜的飞车搞机枪,英勇杀敌,建立奇功。

      5、方炮楼——1938年,日军占领枣庄后,实行法西斯统治,制造白色恐怖。在中兴公司围墙和枣庄外围墙的重要部位都建起炮楼,拉起电网。炮楼或圆形或方形;或上下两层或上中下三层。楼顶安有探照灯,架有机枪,分别有日伪军把守,疯狂镇压我枣庄地区广大军民。

      6、太史第(高家大院)——日伪保长崔绍俊,先祖曾任翰林院主事,在齐村建“太史第”,深宅大院,妻妾成群,横行乡里,崔绍俊投靠日军,残害百姓,敲骨吸髓,群众恨之入骨,1946年被农会斗争,砸碎其“太史第”门匾。
      1941年,鲁南的抗日斗争进入艰难的阶段,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铁道游击队活跃在枣庄、临城的铁路线上,给敌人造成很大的威胁。日军特务头子高岗和松尾为了对付抗日武装,在临城笼络了许多的保长、地主、地痞,同他们结拜兄弟,来获取铁道游击队的情报。为了除掉敌人的耳目,铁道游击队开展了锄奸活动,杀一儆百,再一次打开了这一带的抗日局面。
    影视城内的“太史第”是一所大宅院,是《铁道游击队》剧中人大汉奸高庆斋的宅院,在这里重演了当年铁道游击队英勇锄奸的惊险戏和反映鲁南地区民俗风情的场景。

      7、大东旅社——1935年,刘庆山在安宁街(今胜利路新华商城内)建大东旅社,为砖瓦二层楼房四合大院,是当时枣庄最大的旅社。

      8、鲁汉酒馆和芳林嫂茶社——在新版的《铁道游击队》电视剧当中这里是重要的拍摄场景地。在剧中第一集,刘洪刚刚回到枣庄,鲁汉和小坡就在这里请刘洪吃饭,后成为铁道游击队交流情报的主要地点。在2005年9月下旬,中央七台为全国“十一”黄金周拍摄面向全国的铁道游击队红色旅游的专题宣传片,主要的场景地就是芳林嫂茶社。

      9、万福楼——位于枣庄中心外街,建于1921年,是当年老洋街里唯一的高档次酒楼,所经营的牛肉灌汤包驰名鲁南,宾客盈门。一则歇后语曰“万福楼的包子——有名的”。“万福楼”是影视城内唯一设天井的建筑,四周建筑为二层,大红漆圆柱,仿古式门窗,古朴大方,风格独特,室内空间大,天井内宽敞明亮,适合电视剧的置景和人物众多场面的拍摄。

      10、正泰国际洋行——1939年1月,日军在枣庄火车站南开设“正泰洋行”又称“枣庄国际公司”。洋行里的大掌柜、二掌柜和三掌柜,史料记载他们都是在侵华战争中伤残的高级军官,调离军队到洋行经商作为掩护,实搞间谍活动,是设在枣庄的日军特务机关。他们收集了我抗日根据地的许多情报,使我抗日武装多次受挫,损失惨重。
      王强受上级派遣潜入枣庄后,多方托关系进入正泰洋行里做搬运工,凭借本人的能力,很快取得了三掌柜的信任,被提为工头,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获取了日军的许多的情报。1939年8月的一天晚上,他和刘洪等人夜入洋行,毙伤了洋行三个掌柜,夺取了短枪3支。1939年10月,王强侦察到日军有一批武器弹药用火车从枣庄运往临城。王强及时的将情报报告给刘洪。他们经过精密的计划,决定搞到这批武器,支援山区根据地,扩大抗日武装,于是就发生了具有传奇色彩、惊险动人的故事——飞车搞机枪。次年5月,铁道游击队再次夜袭洋行,杀死日特13人,缴获长短枪6支,手表、怀表百余块,彻底摧毁了日军特务机关。铁道游击队根据王强的情报,多次出奇制胜,就象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在日军的命脉上,促进抗战形势发展。

上一篇:滕州市博物馆
下一篇:老枣庄鸽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