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百姓生活 > 正文

“碾了不要紧”的心态从何而来

2013-04-07 14:02:49   来源:腾讯——今日话题   

      02
      “碾了不要紧”的心态从何而来
      
      让白岩松发冷的笑与“碾了不要紧”
      当然,对于农地拆迁引发的矛盾,政府也很重视,不仅官员多次谈到这一问题,也下发了不少文件和办法。然而新一届政府上任未多久,矛盾还是再次凸显。而且,这几起连续碾死农民事件所反映的现象,着实令人忧心忡忡。除去四川西昌那起或为意外之外,河南中牟、湖北巴东的这两起碾死农民事件,均让人看了后感到十分可怕。
      河南中牟碾死农民事件,据另一个当事农民描述“那个铲车往西走,我就给他打招呼了,不让推,就给他摆手,他倒车的时候就摆手,摆手他一直都不停车。看着不行了,宋合义一推把我推到一边,车没有压到我,他没有来得及跑,把人压坏了。”农民用肉身拦住工程车,即便毫不占理,也不能就这么碾压过去吧?然而肇事司机真的就这么压了过去,然后肇事企业主采访时“笑着把责任推给了饮酒过多的死者”,这一笑不仅让白岩松浑身都发冷,只怕是个人都会发冷。
      湖北巴东那起事件则更让人感到恐怖,碾压可能连意外的成分都没有,根本就是涉嫌谋杀。据村民描述,“死者当时就站在罐车前面,那个搞协调的谭逢彬上到罐车上把车启动了,罐车一瞬间就过去了,过去就看见人倒在地上。”“碾了以后车就跑了,在跑了两三里处被拦下来了。最后他说是项目部的领导下令让他碾的,说碾了不要紧。”“他说自己受人指使,并表示在接到指使电话时已录音。”——仅仅是受到了指使,并录了音,就觉得可以碾死一个索取赔偿的人,这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答案或许并不复杂,毕竟类似的事件人们已经看得太多了。长期矛盾瞬间爆发失去理智,谋求利益冲昏了头脑,习惯在农民前面表现强势结果却没控制住,都是可能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如许多人总结的那样:违法成本太低,而所获的利益则太高。当地村民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阻挠他就打你,打你打伤了,了不起赔你点钱”“他们的项目部就是怎么呢,我有的是钱,我不怕,搞死一个就你赔一点钱,就是这个概念。”

      农村征地的一些特点,让其比城市拆迁更为凶险
      为何农村违法征地的成本这么低?这是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结果。具体而言,农村征地的一些特点,让其比城市拆迁更为凶险、也往往更为血腥。
      首先,农村征地最大的特点是土地为集体所有,这削弱了个体农民的议价能力,而村干部往往在征地补偿谈判中起主导作用。而村干部和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加上各种腐败行为,这导致村民普遍对村干部在征地中的角色不满。一份2006年在上海对203位失地农民的调查显示,有91.1%的人认为村干部是“为自己谋利”,无一人选择“为农民着想”。对于“你认为谁是征地真正受益者”这一问题,所有人均选择了“村干部”作为答案。调查或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也足以说明问题——农民普遍不满意村里与政府商定的征地补偿方案。
      其次,比起农村征地,特别是在新拆迁条例实行后,城市征地比以往要更为规范。而相较之下,农村失地农民往往面临的是“山高皇帝远”的强大地方政府和强势企业的“强强联手”。不仅在势力上处于弱势,信息掌握方面也严重不对称。在被强占土地或强行签署征地协议后,申诉的管道少,上访难度大,还怕被报复。特别是在铁路、高速公路等项目中,失地农民胆敢阻挠施工,是要冒着起冲突的风险的。这使得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征地过程中,使用各种方式压低价格,甚至不惜打死人,“搞死一个就你赔一点钱”。
      最后,媒体在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方面,往往也形同虚设。全国每天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多达百余件,但能被曝光的,也不过是这种碾死人的恶性事件。而且即便曝光了,也未必能怎么样。广东顺德某地曾被当地电视台连续7次曝光非法征地,当地反而加快了非法征地的速度。据当地村民言,“有的街道、村干部说,这件事,就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了光又能怎么样?”
      许多学术调查都显示,对于近年来的征地,农民普遍感到不满。一份基于2011年17个地区土地权益的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农民对村里最近一次征地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只有百分之二十多的居民感到满意,这还是近年来大幅度提高征收补偿的结果。
本文导航
  • 1、农民连续被碾死绝不只是偶然
  • 2、新型城镇化方针之下,农地拆迁的矛盾将越来越凸显
  • 3、“碾了不要紧”的心态从何而来
  • 4、农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互相博弈的体系就不对
  • 上一篇:山东省胸科医院成H7N9禽流感定点救治医院 可随时接诊
    下一篇:山东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态调查:孤独且"三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