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将建海上旅游集散中心 吸引世界豪华邮轮
2013-04-05 14:24:02 来源:青岛早报
优越的岸线资源被忽视
海上游顽疾难治,管理不到位是主要原因之一。据了解,我市海上旅游行业管理涉及交通、旅游、城管等多个部门。近年来,市交通委、旅游局和工商局等部门曾多次联手整治海上游,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少旅游业界人士认为,港航、海事、城管、旅游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模式,对海上游问题治理能起到短期效应,但要做到治理的长期性、彻底性,就应改变目前的多头管理,转为由一个权威、独立的部门统筹管理。
“其实青岛有非常优越的岸线和码头资源,但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目前只是用来货运和少量的客运,而忽视了它们存在的巨大旅游价值,比如八大峡码头、青岛港六号码头、轮渡码头等。世界上知名的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一个副总曾经来青岛考察时,就惊叹青岛拥有如此优越的岸线和码头资源,为何没好好利用起来,挺可惜的。”中国国旅出入境中心相关负责人朱先生说。在他看来,要发展青岛的海上旅游,不仅仅是前海一线简单的海上游管理和执法,还应该将包括邮轮旅游、海上旅游、海岛旅游等在内的海洋旅游做强做大,形成规模化企业集团运作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目前海上游存在的种种问题。
框架 构建“三城两线”空间布局
国家旅游局确定2013年为“中国海洋旅游年”。海洋是青岛旅游的“金字招牌”,但长久以来,青岛海洋旅游却仅局限于前海一线的观光游、海上游。在近日召开的全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大会上,我市首次出台并发布 《青岛市海洋旅游发展纲要(2013—2016年)》,青岛海洋旅游开始破题。同时还发布了 《关于加快旅游业率先科学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指出,我市将加快构建“三城两线”的空间布局,东、西“两城”重点培育打造休闲度假集群,北城重点发展动漫娱乐、大型会展以及乡村游、生态游等现代新兴旅游业态,黄金海岸线突出抓好邮轮、游船、海上演艺等现代滨海旅游提档升级,拓展大沽河生态景观带旅游功能,发挥轴带辐射作用,世园会开园前完成主体工程,沿线培育打造特色旅游镇、村,推进发展特色乡村生态旅游。高标准打造世园都市生态旅游区,以2014年4月世园会开园为节点,加快实施智慧旅游体系、导游服务等“五大配套”,加快推进青岛北客站、青荣城际铁路、青龙高速公路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全力改变旅游资源和产品过多集中于沿海一线的格局,不断构建全域统筹发展、产品体系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青岛“全旅游”格局。
上一篇:“万能神药”板蓝根的真面目
下一篇:不少儿童图书涉及暴力言情内容 家长感到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