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上风雨情
2013-01-24 17:17:41 来源:枣庄网整理
起码三四个小时,有了这个时间概念,我的思绪悄然转移到微山湖与微山岛的身上来了。关于微山湖的来历,早在1984年,我就做过专题研究。那时候,我在地名志编纂办公室做编辑。在调查地名来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部张氏族谱。上面的记叙蕴含着微山湖的来历。《滕阳留城张氏族谱序》载:“考滕(县)志,前明嘉靖之末,(黄)河决沛(县)之飞云桥,水垫鱼(台)之谷亭市沙河等处,难以悉数,而留城境山俱以沉没”,“留城陆沉,(吾族)迁居滕阳张家庄子”。这里的“留城”,就是微山湖形成之前的属地。而“留城境山据以沉没”和“留城陆沉”的文字记载告诉人们,微山湖形成的原因就是水患抑或是地震。
微山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微山湖包括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个彼此相连的湖泊,俗称南四湖,最大水面约1266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狭义上的微山湖独指南四湖之一的微山湖,是1960年在湖腰建成拦湖大坝形成的南的,面积660平方公里,依然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泊。微山湖因为湖中岛屿微山而名,微山却因为殷微子之墓得名。殷微子名启,乃纣王之庶兄。殷纣王昏庸无道,微子数谏被疑,便卸甲为民隐居于此。商朝灭亡后,周武王以他继承殷祀,封于宋,为宋始祖。传说他为政贤能,为殷民所爱戴。死后葬于宋境留城东面的高山西麓凤凰台上,此山故名“微山”。殷微子的 17 世孙,宋襄公的庶兄目夷也葬于此山,“宋贤目夷君墓”墓碑是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 年)徐州知州傅尧俞所立。秦汉之际,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大臣张良、樊哙、曹参、萧何等人便发迹于附近的沛县。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之后,功臣张良被封于此,称“留侯”。死后葬身于此。这些文化古迹昭示着微山湖的形成的确存有沧桑之变——远古的地壳强烈运动,导致了平原大面积凹陷与山岭崛起。黄河不断决溢水患不断,形成了湿。而历史记载的明代万历年间的黄河大决口导致“留城陆沉”,则是微山成岛、山下成湖的使然。
剧烈的摇晃和冰凉的水花儿把我从考古地思绪中牵回——呃,船抛锚停在了湖中央,越来越大的风浪,把船摇晃得打转转,不时有水浪越过船头打上甲板。风来雨来,船老大征求我们的意见之后,大声招呼“起锚返航”,铁锚被我们呼呼啦啦地拽上甲板,然后遵命躲进船舱。船老大裹紧了雨衣,英武地掌握着马达和舵杆,机帆船在风雨中转舵返航。
说是返航,其实是去一个叫塔山的港湾用餐。这里停泊着好多固定的大型船只,每个船只都是一家规模相当的餐馆。在这里,我们饮着“牛栏山二锅头”,品尝了油炸荷花瓣、凉拌白莲藕、糖醋菱角米、红心咸鸭蛋、麻辣小龙虾、清炖黑鱼块等等湖鲜美味,还有鱼锅发面贴饼,一个个酒足饭饱,然后登上冲锋舟,再次到湖里冲浪采莲。这时的天空已经见晴,阳光在云层间忽闪忽闪地玩弄着彩练,把我们乘坐的冲锋舟后面拖曳的宽宽长长的白浪,装扮得蔚为壮观。白浪把两边的莲叶荷花芦苇还有船舶都裹得翩翩起舞,船舷溅起的浪花像雨点一样打湿了船上人的衣服还有眉眼。或风或雨或朗日中,我举着相机,忽前忽后,忽左忽右,或俯或仰,或推或拉,将一幅幅湖光美色不断收藏,直至电池报警!
时光在浓浓的游兴中飞逝。下午三点钟了,我们登岸登车,与湖光美色依依惜别,在利国的教育大厦中,挥毫泼墨,用书画抒发老友新朋欢聚与畅游激情豪情,一直放浪到晚间7点,这才分手道别并相约来日。这不,回到家,我就上来了,审视着风光无限的照片,回忆着微山湖的风雨行程,琐碎地作着上面的记录,然后心头就荡漾了几句“别样”的诗句来——
荷花映日别样红,微湖风雨别样情,鱼馆风味别样美,朋友之情别样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