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我市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综述

2012-01-30 23:32:26   来源:市政府网   

     
      从“黑色”到“绿色”的转变

      市委、市政府形成共识,就是宁可舍弃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宁可损失眼前,也要顾及子孙后代。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管住增量。就是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和高排污项目。其二,是调整存量。就是要坚持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腾笼换鸟,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和绿色生态农业。

      推进节能降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宏观调控决策,是大势所趋。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就充分说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不仅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而且还要放在优先的地位。
      节能降耗是国家和省“十一五”仅有的两个约束性指标之一,是悬在地方政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完不成就会被“一票否决”、区域限批,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省政府下达的万元GDP综合能耗指标是不可逾越的高压线,这意味着,我市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主动地服从、服务于这个指标。
      枣庄因煤而兴旺、因煤而建市,曾被誉为“鲁南煤城”。建国以来,作为重要的能源、建材工业基地,为全省和全国经济建设都做出了重大贡献。遥想当年,一提起枣庄,不外乎“一黑”“一灰”,这两种颜色是几代人心中的骄傲。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站在城市往何处发展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沿着原有的道路走下去,还是另辟蹊径,创出一条前所未有的路子,摆在了市委、市政府决策者的面前。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将科学发展与枣庄实际结合起来,决定实施城市转型战略,着重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保、如何绿色发展”等四个重大问题。这其中,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央、省下达节能减排的硬指标。市委、市政府形成共识,就是宁可舍弃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宁可损失眼前,也要顾及子孙后代。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管住增量。就是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和高排污项目。其二,是调整存量。就是要坚持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腾笼换鸟,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和绿色生态农业。
      “十一五”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一箱油”的发展理念,我市进一步加大结构节能力度,不断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体现在水泥行业上,就是抓“两头”。一是依法“退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立窑“小水泥”生产线;二是从严“入口”,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但对新上项目坚决实行能耗等量置换,严格执行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加快了水泥产业的结构调整步伐,实现了我市水泥产业从立窑到旋窑的“凤凰涅”。把置换出来的能耗量,用于发展新兴干法旋窑水泥,有力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达到2800万吨,占全市水泥熟料产能的82%以上,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以其所具有的节能、经济和规模优势主导了我市水泥工业的发展,对促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生产1吨旋窑水泥熟料比生产1吨立窑水泥熟料约节省20千克标准煤,因此,在水泥总产能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旋窑水泥的发展不仅没有对全市能耗指标造成反面影响,反而因为价格上扬,成为我市增加值较高的产业之一。水泥产业“脱胎换骨”式的升级改造,是我市水泥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市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23台,容量74.02万千瓦,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十一五”关停25万千瓦的任务,关停容量和超额数均列全省第三;关停、拆除淘汰落后炼焦能力98万吨,关停、拆除小炼铁20万吨、小炼钢75万吨,关闭造纸产能6.2万吨。通过关停落后产能,合计腾出能耗空间约500万吨标准煤,在保证了新上项目能耗需求的同时,也为节能目标的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相比2009年累计降低了30.05%,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23%的责任目标,保证了全市节能目标的实现。
      节能降耗的本质就是引导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节约能源、减低消耗来增加效益。
      “十一五”期间,结合我市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的特点,围绕建材、电力、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在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重点技术领域,组织攻克了一批了节能关键技术和装备。制定了《枣庄市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引导企业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重点推广应用一批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组织实施“节能十大重点工程”,建设一批节能示范项目。
      水泥行业的余热电站建设,不仅成为水泥生产用电量降低的关键,也是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大亮点。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通过回收水泥等企业排放的温度低于300—400摄氏度的中低温废蒸气、烟气所含的低品位热量来发电,节能的同时能够减少热污染和粉尘污染,不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更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资料显示,利用余热发电技术,每吨水泥熟料可发电30kwh—40kwh,一般可占水泥厂用电的三分之一,而且成本较低,在能源价格高涨的今天,这对于煤电消耗占到70%成本的水泥行业来说,实现了能耗的降低。目前,全市16条旋窑水泥生产线全部配套建设了纯低温余热电站,装机容量达114.5MW,按吨熟料发电35千瓦时计算,年可发电9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8万吨,使熟料生产成本每吨降低15元,实现了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上一篇:2012“春节”我市旅游吸金3.35亿
下一篇:枣庄消协:选购汤圆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