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我市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综述

2012-01-30 23:32:26   来源:市政府网   


      园区建设从“树木”变“森林”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经济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型,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学习,向高增值的价值链环节攀登。促进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是实现工业经济升级转型的重要途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经济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型,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学习,向高增值的价值链环节攀登。促进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是实现工业经济升级转型的重要途径。
      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因为工业园区一般都为产业集群优化使用土地资源、统一建设公用设施创造了条件,使单个企业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企业很容易从集群区获取技术和市场信息,有利于公共技术推广和普及,使产业集群表现出较明显的外部效应。其次,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有利于大批中小企业向专业、社会化发展,产生较强的内部规划效应,促进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迈进,不仅会降低企业成本,而且还会促进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促使在集群区内形成内部规划效应。第三,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有利于产业区域分工和新型产业基地的形成。
      枣庄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2005年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审核确立,核准面积8平方公里,是我省首批通过审核确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建设之初,由于局限于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和多种原因,落项目、搞建设“重速度”“重实效”,而不是“重规划”,虽然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各种制约因素。为此,枣庄经济开发区把规划提到发展的重要位置和优先位置,做到“规划先行”。2008年,委托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起点编制完成了开发区3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及分区规划,完成了生产加工区、商务贸易区和生活服务区整体推进的发展布局,并先后做出了沙特纺织工业园、浙江工业园、飞艇科技园、环保产业园等“区中园”布局定位。截至2010年,开发区入区项目累计达到186个,投资总额180亿元,安置就业2万人:全年共实现业务总收入35亿元,税收1.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5倍、3.7倍和3倍:实际利用外资13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分别是2005年的4.3倍和3.3倍。
      像枣庄经济开发区一样,近年来,我市在园区发展中,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改变以往低门槛、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依据投资强度、节能环保、税收贡献、社会效益等指标,提高入区门槛,进行层层把关,严格优选项目。同时,有意识地根据各园区实际,引导培植主导产业,形成规模优势。这样一来,在产业发展上最终形成的是“茂密森林”。
      枣庄高新区自2003年重新创业以来,走过了8年多的艰辛历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全区规模企业、全社会各类投资分别增长160倍、360倍,企业集团发展到30家,5家过百亿元板块产业集团即将形成。
      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拥有锂电新能源企业集团4家、关联企业20家,拥有各类专利、创新技术等近百项,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居于前列。先后被确定为“山东省行业技术中心暨锂电产业聚集区”、“山东省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省锂电能源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枣庄高新区已真正成为全国重要的锂电池生产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群体膨胀,三九、青青科技及文尔达、广润等20多家企业,研发生产各类高附加值生物产品、药品达100多种。
      光伏产业迅速兴起,已聚集昂立光伏、盛华光伏、巨能光伏等骨干企业,着力开发硅晶提纯、晶片切割、电池设计、光伏发电等光伏链条产业。
      煤电化产业链壮大拉长,充分利用八一水煤浆热电衍生热源发展子午轮胎、工程巨胎、馨力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企业资源共享,循环发展,多个链条产品成为全省绿色循环经济示范。
      光纤光缆产业初具规模,东方光源集团、华茂科技公司生产的软光纤、光缆等荣获名牌产品称号,并成功进入奥运村、首都机场候机楼、京沪高速铁路、长江隧道等高端市场。
      机械制造产业实力凸显,研发制造的小型数字机器、印染联合机、新型空调等设备,远销美国、德国、英国、北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目前,枣庄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9%,积聚了巨大的发展潜能,相继被评为全省最具活力十大园区和县域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开发区之一,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节能环保教育基地、中国锂电池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创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山东省行业技术中心暨锂电产业聚集区、山东省锂电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山东省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和跨越发展。
      滕州、山亭、薛城、峄城、台儿庄等区(市)的开发区也逐渐摆脱了粗放型的增长模式,由集中办企业向集中做产业转变,在产业链上做文章,鼓励重点企业通过调整、优化“关联企业”关系使其协同行动,带动相关联的中小企业发展,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成为“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
      展望未来,市南工业区改革改制改造规划已经启动,随着退城进园、棚改的积极推进,一个崭新的集文化创意、商住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城区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与此同时,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规划中的16平方公里转型示范园,将为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提供坚实的载体和平台。

上一篇:2012“春节”我市旅游吸金3.35亿
下一篇:枣庄消协:选购汤圆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