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生就业主要靠自己
2013-06-03 11:34:39 来源:人民日报
-
就业是民生之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业,落实就业政策、营造公平环境、提供帮扶援助、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解决就业难题。
在香港,大学生怎样就业?困难群体如何就业?政府、社会、个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担负什么职能?
今天开始,本版刊发系列报道,介绍香港就业方面的理念、做法、经验,以飨读者。 ——编 者
【核心阅读】
香港大学生就业,政府主要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直接提供工作机会则甚少。
香港各大学都有一个专门负责学生就业的机构,即就业辅导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咨询、心理辅导、市场信息等。
从大一开始,香港大学生就明确职业定位,一边学习功课,一边做好求职准备。
又到了一年大学生毕业的季节,约2万名香港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正式加入求职的行列。
在内地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当下,一水之隔的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毕业生如何安排前程?香港也有大学生就业难吗?
找到好工作并不容易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硕士毕业的周子乐刚刚拿到香港一家银行管理培训生的入职通知,这也是他毕业后获得的第一份工作机会。他说,求职以来自己投递了数不清的简历,历经两轮笔试、三轮面试才得到这次工作机会。
被问到毕业生是否感到就业难,周子乐说,在整体经济稳定的情况下,香港今年就业环境虽然没有内地严峻,但找到好工作也并不容易。
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表示,香港最新的失业率是3.5%,但随着新一批毕业生加入劳工市场,失业率面临上升压力。
周子乐解释,香港的大学生就业难未必是找不到工作,更多的是没有找到理想工作。一方面是由于受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影响,企业对“新鲜人”投放的名额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香港求职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香港的大学生面临全球化竞争。
周子乐介绍,二者相比,后者的挑战更大。在他应聘的过程中,竞争者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归港的海外毕业生,这些有本身来自香港的,也有来自内地或其他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