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老族”:辛苦大半生为何仍老无所依?
2013-03-14 14:13:40 来源:腾讯十年展望
01 “裸老族”:辛苦大半生为何仍老无所依?

王善云工作之余唯一的消遣就是在广场游荡,因为不用花钱。
王善云20年来一直打散工,唯一的养老保障就是自己存的2万元。“干不动了,我就回到老家农村去继续种地养老。”这是今年60岁的农民工王善云对如何养老这个问题的回答。老王是重庆开县人,来深圳超过20年。来深圳时,他什么苦力活都干;但最近几年,挥几下铁锤就已经气喘吁吁,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老王也在老家买了养老保险,每个月能从中领到80元——在如今物价飞涨的时代,80元只够买几斤肉。老伴走得早,老王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打工,工资只够各自生活,并没有多余的钱给老王。
同样在深圳打拼十几年的建筑工李兴祥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什么样的脏活、累活、危险活都干,一个电话随叫随到。他农村老家有老人,老婆在家照料老人和两个孩子,全靠他一个人在外打工赚钱。谈到养老,李新强说:“当下能生活就不错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打算。”
改革开放之初,数千万像王善喜一样怀揣着梦想的农民工涌进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如今他们已经老去,但城市并不愿意完全接纳他们。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前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主要数据报告》中显示,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城镇达到84.7%,每人月均退休金1527元;农村达到34.6%,每人月均养老金74元。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老一代农民工中超过50岁的,全国有3600万人,他们大多已退出市场但无处容身,过快的城市化进程让其中一部人失去了土地,劳累留下的一身伤病让他们没法从事体力劳动。
和新生代农民工不同,老年农民工生活相对闭塞,获取信息渠道单一,维权意识和能力也很差。受历史条件所限,他们工资收入很低,基本上没有任何福利保障。歌曲《春天里》有一句歌词是,“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那些走出农村在城里打拼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他们的养老尚无法由国家托底。“家庭养老”和“养儿防老”依然是最基本和可靠的出路,他们的遭遇是国家责任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