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越高PM2.5污染越少? 专家:三楼以下空气最"脏"
2013-03-04 16:56:51 来源:扬子晚报网
空气净化器可以降伏PM2.5?其实都没有功能认证
那么,是否有什么办法可以“自救”,降低对PM2.5的吸入呢?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空气净化器,但这些大都抵挡的是可见的“灰尘”,而对于PM10和PM2.5这种颗粒物,几乎是防不住的。目前尚没有一家品牌进行过功能性认证,对PM2.5没有统一评估标准。用空气净化器去除PM2.5实际效果很难保证,很多商家的宣传也是言过其实。那么多养几盆植物是否可以改善PM2.5浓度呢?刘红年表示,这种吸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PM2.5肉眼难以看到,而且沉降时间缓慢,植物并没有消减PM2.5的功效,只能靠其表面吸附PM2.5,几乎是不起太大作用的。
至于口罩,刘教授曾选择一款夹层多达16层的“PM2.5口罩”发现,其缝隙达110微米,根本无法过滤PM2.5。刘红年分析说,所谓的微滤技术的确有阻隔小颗粒的作用,但市民使用的口罩多数不能确保百分百和脸部密合,有一点空隙,PM2.5就能进去。医学上的PM2.5口罩真正戴起来,呼吸也是很困难的,市民也不可能长期戴着口罩生活。
吸入的颗粒物会在哪里沉积或清除
对于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及细微颗粒物PM2.5被人体吸入后,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对此@果壳问答发表了复旦大学环境卫生学教授阚海东的观点。
粒径大于5微米的颗粒大多沉积在上呼吸道,通过纤毛运动被推到咽部,或被吞咽,或随咳嗽排出。小于5微米的颗粒物多沉积在细支气管和肺泡,一些细小的颗粒可能会穿过肺泡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而小于2.5微米的,也就是众所周知的PM2.5,75%都沉积在肺泡内。
当然,呼吸道也不是任由颗粒物入侵的,它有一套自己的防御系统。鼻毛作为防御一线,可以阻挡95%的10微米以上颗粒物。其次,对于已经进入人体的颗粒物,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者擤鼻涕排出体外。如果颗粒物已经进入肺泡,那么清除工作就要由肺部的巨噬细胞来承担了。巨噬细胞会先吞下颗粒物,然后经过粘液-纤毛系统排出去。医生建议,在秋冬空气比较干燥的季节,空气中PM2.5的含量可能会相对高一些,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最好尽量减少外出,多喝开水润肺。
-名词解释
PM10:又称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直径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
PM2.5:又称细颗粒物。大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细颗粒物粒径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
上一篇:网传三种避税方法
下一篇:吉林公安:随车失踪婴儿找到消息不实 仍在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