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百姓生活 > 正文

节后找工谨防招工诈骗

2013-02-18 16:05:19   来源:南方日报    


      五、找关系钱财疏通
    :诈骗分子吹嘘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以通过“关系”帮事主找到“好”工作,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但是当事主交钱后,骗子要么逃之夭夭不见踪迹,要么好工作遥遥无期。

      警方提醒:进城找工作最好与有打工经验的同村、同乡结伴或求教于他们,以少走弯路,不受骗。同时,不要被街头的小广告所迷惑。街头的招工小广告往往以优厚的待遇和工资报酬诱惑急于找工作的人,但这里不乏有旨为骗取钱财的黑广告,对这类小广告要慎之又慎。

      六、发短信骗取费用:“某酒店因业务发展需要,诚招业务员,年龄18—40岁,月薪8000元;某服装公司招聘女工,月工资3500元……”骗子一般以优厚的工作待遇为诱饵,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通过手机群发招工信息的形式,等待受骗者上钩。如果求职者打电话过去咨询,往往被要求交报名费、押金等。

      警方提醒:正规的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一般不会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对手机接收到的招工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七、“监控面试”交押金:不法分子假装要对应聘者进行“面试”,事主如约到来,对方又来电话,说不用面试了,有关部门已通过监控录像对事主进行暗中“面试”,认为事主符合招聘条件,“面试”已经通过,过几天就可以上班。但是要事主先要交纳押金和体检费,公司不要现金,直接将相关费用汇入公司账号。随后,事主从银行向该账号汇入数千元钱。汇款后,事主打电话询问何时上班,被对方告知等候通知。此后,事主再也打不通对方的电话,才知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一般单位的招工都有一套较为严格的招聘制度,对于声称通过所谓“监控面试”的要格外提高警惕,慎防上当受骗。

      八、“男女公关”连环骗:诈骗分子先是在报刊和网络上以及印制街头张贴的小广告,打着“某酒店”“某俱乐部”等虚拟娱乐场所的名义,发布“招收男女贵宾接待、司机”的信息。等应聘人打来咨询电话时,诈骗团伙成员会告诉应聘人是去做“男女公关”,并描绘一通日赚斗金的“美好前景”。等对方心动了,这伙人就会要求应聘者先交百元到千元不等的“报名费”。收钱后,“工作人员”会把应聘者按约定时间带到某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包房内“面试”,面试时,对方就会挑三拣四,说对方穿着不行、身材不好等。于是骗子又带应聘者离开包房,告诉应聘者需要“包装一下”,借此要求应聘者再掏“服装费”,进行第二轮诈骗。

      警方提醒:男女青年务工人员在遇到有高报酬、优厚条件的工作时请谨慎前往,以防被骗。

上一篇:地方政府可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
下一篇:“面塑”艺术节:惟妙惟肖吸引游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