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百姓生活 > 正文

但基尼系数未必真的在降低,即便降低趋势也未必能持续

2013-01-23 14:08:18   来源:腾讯——今日话题   


      02 但基尼系数未必真的在降低,即便降低趋势也未必能持续
      不宜对劳动报酬持续增长过份乐观
      事实上,近年来农民工为主体的蓝领工人工资的快速提高,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有关。在2007~2010 年期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加了8.5%,而建筑业增加了20.6%,房地产业增加了27.1%,租赁与商业、服务业增加了25.4%。这些行业对农民工都有着较大的需求,构成了拉动农民工工资上升的主要因素。而这些行业的扩张是与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分不开的,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其持续性存在问题。

      而且,近年来劳动报酬的快速增长,其实也可以算作“报复性反弹”。有研究显示,在2008年之前,中国的劳动报酬与GDP的比值,已经几乎连续20年都在下降,而资本报酬则在持续上升,这显然是不正常,因此劳动报酬会出现反弹。但当劳动报酬的反弹性增长到一定比例时,自然就会放缓。

      高房价带来的财产性收入会抵消劳动报酬差距的缩小
      与近年劳动报酬的快速增长相比,另一样事物的增长尤其瞩目,那就是房价。最近十年,城镇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会使得高收入人群的财产性收入大幅度上升,从而加大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这让低收入者好不容易因劳动报酬上涨造成的收入差距的缩小,被大大抵消。

      由于统计局并没有公布新的基尼系数如何计算,因房子而产生的财产性收入是否纳入统计尚不得而知,但鉴于我国对房产的统计存在很大困难,我们可以认定房产对扩大收入差距的影响是被低估的。

      收入差距要真正降低,仍有诸多严峻挑战
      中国收入差距之难以缩小,还有很多因素。其中之一是税。税收调节是发达国家调节收入差距最有效的手段,如英国的基尼系数在收税和再分配之前大约是0.52,但在经过税收和转移支付以后,基尼系数就只有0.36左右。而中国税前和税后的基尼系数差距并不大,甚至税后的基尼系数比税前还要高。这是因为,以增值税等流转税为主体的中国税务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累退税,低收入者的税负比例比高收入者更高。

      另外,较高的通货膨胀特别是食品价格拉动的物价上涨,往往对穷人和低收入居民更加不利,他们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幅度超过高收入居民,这在实质上加剧了收入差距。

      除此之外,仍然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垄断国有部门不合理的高收入高福利、以及随处可见的腐败,都是降低收入差距的大敌。

      基尼系数不仅可能会反弹,还可能长期保持高水平
      事实上,有许多研究都指出,“库兹涅茨倒U曲线”并不会天然地出现。许多拉美国家早早进入“少数人迅速致富”的时期后,迟迟迎不来真正的拐点,基尼系数即便一时降低也会出现反弹,或一直保持在高水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潭。

      而日韩等相对成功的国家,在发展期往往基尼系数突破0.4之前便迎来了拐点,收入差距开始缩小,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及早避免了收入差距增大时既得利益集团尾大不掉的局面,又或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重视提高劳动者报酬,从开始就打下公平分配的基础。

      以上例子足以说明,即便中国的基尼系数下降了那么一点,也并不值得有多欣喜,相反,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仍是刻不容缓。
本文导航
  • 1、“贫富差距扩大”已是过去式了吗
  • 2、 统计局公布十多年未公布的基尼系数的“玄机”
  • 3、 但基尼系数未必真的在降低,即便降低趋势也未必能持续
  • 4、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提高民众福祉的重中之重
  • 上一篇:水果"亮晶晶"打蜡成行规 专家称食用蜡安全
    下一篇:冠军联赛-丁俊晖险胜特鲁姆普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