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治理公车私用?
2013-01-16 15:33:45 来源:腾讯——经济观察
卫星导航概念股遭爆炒 泡沫正要破裂
政府对于北斗系统的重视,让资本市场有了炒作的噱头。自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宣布正式商用,A股卫星导航概念个股就“蠢蠢欲动”。但过高的涨幅和市盈率让卫星导航概念股前景堪忧。
北斗星通要靠房地产赚钱
北斗星通这家听上去便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的股票,成为了游资热捧的对象。从2012年12月3日起到2013年1月15日,该股累计涨幅接近150%,自2012年12月28日起的其中6个交易日该股都涨停。目前该股的市盈率已经高达177.65倍,泡沫化明显。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9 亿元,同比增长19.96%。但由于费用控制不力,公司三项费用合计同比攀升59.6%,导致前三季营业利润尚不足百万。净利润仍能维持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出售名下物业,获得一次性收入约6000万元。有分析指出,北斗星通在转让房产股权及获得补贴的基础上,2012年整体的业绩并无其他特大利好预期。短期股价暴涨并非受基本面支撑,而是游资爆炒使然。
在股价大涨的同时,有北斗星通股东开始减持。深交所数据显示,就在股票出现第4个涨停的1月8日,公司监事秦加法将所持27万股以27.94元抛售,套现754.38万元。
卫星导航概念股估值普遍偏高
此外,同为卫星导航概念股的国腾电子,自2012年12月4日以来,其涨幅也已接近70%,而其市盈率也高达165.82倍。其他相关股票如华力创通市盈率也达到130.65倍,而超图软件甚至达到了令人侧目的359.93倍。截至1月15日,20只卫星导航概念股平均市盈率达到86.97倍,远远超出上证综指的12.64倍。虽然周二大盘放量上涨,但卫星导航概念股出现大面积调整。卫星导航概念股的泡沫正在破裂中。
虽然有政策红利和行业“示范性”项目效应陆续释放,但北斗导航产业还属于布局和起步阶段,距离大规模推广和应用还有较大差距。国海证券预计,北斗导航产业距离大众应用领域还需要3-5年。而中信证券也认为,该行业示范规模低于预期,民用竞争也过于激烈,提示投资者警惕短期内相关概念股股价大幅波动。
结语:政府对于北斗导航系统普及的主导是应该的,但在方法上应该注意市场化因素,不能强行推广民用。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时间和市场的考验,资本市场的疯狂炒作对该产业的发展并无益处。
上一篇:小心低额信用卡藏“陷阱”
下一篇:国台办回应伊能静事件:台湾艺人应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