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创作经过
2013-01-30 13:43:00 来源:枣庄网整理
在访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位帮助铁道游击队的中年妇女。一个姓时的大嫂,近三十岁,有个叫小凤的女儿,由于小时没缠过脚,外号叫时大脚。另一个是刘桂清,她的儿子是铁道游击队后期王志胜的通讯员,队员们都称她二嫂。还有一个姓尹的大嫂。她们的家都是铁道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点。每当敌情紧急,在那充满惊恐的夜晚,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为了逃脱敌人,或去执行战斗任务回来,往往乘着夜色来到她们的家。为了怕惊动敌人,一般都不叫门,悄悄地跳墙进去的。她不仅给队员们做饭吃,还在村边为他们放哨。遇到敌人搜捕,她们会巧妙地应付敌人,掩护这些队员,使他们免遭敌人的杀害,然后把他们安全转移。有时敌人夜间去袭击铁道游击队,她们了解这一紧急情报后,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前往铁道游霹队的驻地去送信,要他们迅速转移地方。她们常常进敌人控制的临城据点,去完成侦察任务。有的队员负伤了,她们把他藏在自己家里,像对待亲人一样救护和治疗。由于叛徒的出卖,她们都上了敌人特务队的黑名单。这三个妇女都被捕过,虽然受尽敌人种种酷刑,有的被打得碎了头骨,打断了肋条,但她们从不屈服。放出后,继续帮助铁道游击队去歼灭敌人。时大嫂的丈夫是铁路工人,被日本鬼子杀了,她守寡和女儿过日子,后来在帮助铁道游击队斗争中和老洪有了爱情。可是老洪又牺牲了,所以她又二次守寡。刘二嫂也是个很能干的妇女,她的丈夫是个极老实的农民,她不仅自己帮助铁道游击队,而且促使丈夫也为革命尽力,还把自己的儿子当了王志胜的通讯员。还有那个尹大嫂,精明能干。她不但掩护伤员,送情报,还带过几个铁道游击队员去袭击敌人。在采访中,我很崇敬这三个妇女。我知道鲁南人民是强悍的。这是苦难的生活所培育出的坚强性格。鲁南的妇女比男人受的苦难更沉重。她们还受封建社会束缚。因此,她们的反抗和斗争性亦更强烈。她们是那么勇敢地冲破加在妇女身上的封建牢笼,在铁路线上的残酷斗争中帮助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们,猛歼敌寇,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所以我在这部长篇小说中,融合她们三个人的个性特点,塑造了芳林嫂这个妇女斗争形象。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我采用了老洪和老时这条爱情线索。当然,我也揉进了其他两位妇女的个性特点和斗争事迹。说起来这三位可敬的妇女,在《铁道游击队》长篇小说出版后,竟引起了一个有趣的风波。这部书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有好奇的心读者总想在生活中去找到芳林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丁斌曾、韩和平同志想把《铁道游击队》画成连环画,到鲁南去深入生活,要我给他们写几封介绍信,为他们提供一些采访的方便。我就叫他们到鲁南去找王志胜和老时。当他们一找时大脚,群众中就认为老时是小说中的芳林嫂了,都纷纷前去拜访。不久,我就先后接到刘二嫂和尹大嫂的亲友写来的两封信。信的内容是问芳林嫂是谁?难道是老时么?为什么不是二嫂和老尹呢?又待一段时间,老时的亲友也来了信,信上说有些人说老时不是芳林嫂,那个芳林嫂是谁呢?后来,我给她们每个人写了一封信,我对她们说:芳林嫂这个人物是在抗日战争中,帮助过铁道游击队的对敌斗争的,她为此而吃过苦,并在斗争中作出贡献的妇女典型。你老时有这样的经历,那样作了,你就是芳林嫂;刘二嫂,老尹同样也为铁道游击队的战斗受过苦,作过贡献,她俩也是芳林嫂。芳林嫂是塑造的典型人物,典型是代表一般的。我在信中用通俗的话说:芳林嫂就是她们三个人的代表。因此,以后群众都把她们三人称为芳林嫂了。不仅仅在临城、微山湖边的老时、老尹,就是在解放战斗中随部队北撤,后来在济南安家的刘二嫂,群众也把她称为芳林嫂了。我认为她们是当之无愧的。为此,广大青少年读者常常请她们去作报告,谈谈在战争年月她们如何帮助铁道游击队打鬼子的故事。
上一篇: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下一篇:刘知侠与刘真骅的一世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