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指南 > 正文

《铁道游击队》创作经过

2013-01-30 13:43:00   来源:枣庄网整理   

      这个投降场面在《铁道游击队》小说里已得到反映。在大队部我也认识了副大队长王志胜(小说中的王强是他的化身),他在队上是个“老好好”,被认为是铁道游击队的一员福将。他平时办事有点犹豫,可是遇到危急时刻,也能急中生智,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血染洋行就是一例。他们在微山湖突围时,刘金山和政委都到湖外和铁道东去了,是他率领铁道游击队化装突围。当时他的老伴也在微山岛上,拉着他的衣襟哀求着,把她也带出去。这时岛上、湖里到处都是鬼子,在搜索着铁道游击队。在此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她这样做,很容易暴露目标,影响整个大队的安全。在多方劝阻无效后,王志胜气得火冒三丈,他一脚把老伴踢倒在地,拔出手枪对着老伴狠狠地说:“你再罗嗦,我崩了你!”接着就带着化装成“皇军”的铁道游击队,趟水向湖外冲去。我曾访问了王副大队长的老伴,想从她那里了解些王志胜的情况。她和我谈了王志胜的一些斗争事迹。可一想到微山湖突围,她就生气,还向我诉苦:“老王多没良心!他要用枪崩了我。”我只得安慰她几句:“都是老夫老妻了,还记着这个干啥?!”当时我没有批评她不识大局,只是说:“那是老王在吓唬你,别太认真了。”
      几位大队干部对我都很热情。这时,徐广田对我也很好,因为我们是在省英模会上就认识的,比起其他新结识的,我们算是老朋友了。这年冬天很冷,他看见我戴了一顶旧棉军帽,就把自己戴的一顶新缴获的日军皮军帽扣在我头上。后来队上送我一支日式手枪。这种手枪的枪筒细长,握的把手较粗大,像一支鸡腿,所以也叫鸡腿匣子。徐广田拿过我这支手枪,拉拉枪栓,检查下零件,感到这支手枪的弹簧稍软,就把自己使用的鸡腿匣子换给我。这表现了他对我的深厚的友谊。
      我在铁道游击队,从大队干部到长枪队和短枪队的队长及主要骨干队员,都作了深入细致的访问。从枣庄开炭厂的草创时期,到拉出去在临枣支线上战斗,直到后来又活动在津浦干线、微山湖畔和敌人展开更大规模的战斗,我都了解了。我不仅从大队干部的领导角度去了解,而且从每次战斗的参加者各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战斗中的细节,他们在战斗中的表现,谁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我走遍了湖边和铁路两侧,寻访了他们过去战斗过的地方。我曾在姜集附近的运河边的一块小高地上,站立了好久。一边听着他们叙述1943年一次难忘的战斗。当时他们在这里隔着狭窄的运河,和一小队日本鬼子在进行血战。战斗是炽烈的,隔岸的一小队鬼子、小队长被他们打死了,这队鬼子几乎全部被他们歼灭。可是另两路鬼子迅猛地向这里扑来。最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们最最心爱的大队长洪振海在这高地上牺牲了。我俯视着洒了老洪鲜血的这块土地,枯黄的草丛下边已冒出嫩芽。我站在那里,久久不能平静。
      老洪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得是绝顶勇敢的。可是从军事观点上说,这次战斗是违犯游击战术原则的。因为敌人三路出动扫荡,到处找铁道游击队决战,而且敌人守着交通线,战斗一打响,四下的敌人可以源源不断地向这边运兵。在敌人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老洪领着六七十人的铁道游击队,和敌人硬拼,这样打下去,结局只有一个:就是他们陷入敌人重围,全部壮烈牺牲。《铁道游击队》长篇小说是写到这一战斗的。但是我把它作为教训来写了。实际的斗争生活是老洪为了湖边人民群众牺牲了。因敌人烧毁他们家园,一时对铁道游击队有点不满,激怒了老洪,他把长、短枪队拉出微山湖,和敌人硬拼时,政委有任务到铁道东去了。如果当时政委和老洪在一起的话,政委会阻止这次战斗行动的,因为在我们党领导的部队里,指挥员是要听党代表的话的。所以在小说中我写到战斗进行到最危急的时刻,政委从铁道东赶回来,他以自己的负伤,阻止了老洪的蛮干,挽救了铁道游击队的覆亡,命令老洪把部队撤走。我认为政委不在,老洪硬拼,政委回来,扭转局势,都是符合他们的斗争实际的。我所以这样写,也是从主要人物的艺术处理上考虑,因为这次战斗是发生在铁道游击队战斗的后期,不久,鬼子就投降了。而老洪是小说里的主要英雄人物,在即将最后胜利的时刻,竟在一次不该进行的错误战斗中倒下,有损这一人物形象。而且在他牺牲后,还得重新树立新的大队长,而精彩的战斗都在前边写了,这个新人物树立不起来,小说就该结束了。因此,我就没有写老洪牺牲,我把他和后来的大队长刘金山合成一个人物来写。把他叫作刘洪,并不单单是两个姓的合并。这个人物是以老洪为主的,不过刘金山作战也很勇敢。但是他在政治上比老洪强。我把两个人物的性格糅合一起,使他成为一个经过加工制造的完整的英雄形象。

上一篇: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下一篇:刘知侠与刘真骅的一世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