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百姓生活 > 正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不足

2014-02-25 09:27: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上述风险中,责任失衡是能够造成制度崩溃的最大风险,而公平性不足、制度不定型所导致的社会风险与信用危机,最终都会损害到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

      《经济参考报》: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那么,要实现这个目标,未来政府应该进行哪些方面改革?

      郑功成: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任务,其实就是针对上述三大风险来优化现行制度安排,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以达到逐渐缓和社会矛盾、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制度公信力的目标,真正给全体人民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

      所以,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整合制度与优化制度,以提升制度的公平性。这其中的关键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遭受诟病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双轨并存送进历史;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让城乡居民在同一种医保制度下享受平等的医疗保障权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优化制度结构与福利资源配置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不平等。

      二是均衡责任与增强互济性,以确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在当代社会,强调以互助、互惠为基础,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责任分担与互助共济功能,同时发挥社会成员自助与他助的作用,将不仅有利于正确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真实面目,更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应当通过均衡责任分担与提升互济性来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这其中的关键是,树立福利持续增长与责任合理分担紧密结合的发展理念,适度均衡政府与企业、个人及社会的责任负担,充分调动社会各方与市场主体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并合理发挥其正常作用。同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并合理配备财力,同时提高统筹层次、强化互济性,并适度均衡代际之间的社会保障负担。

      三是加快顶层设计与法制建设,让社会保障真正为全体人民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这其中的关键是,基于全局与长远,立足区域统筹与城乡一体,以提升公平性、保障可持续性为基本目标,做好科学的顶层设计。同时,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并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质量,确保法律法规得到贯彻落实,提高执行力。应当进一步修订、充实社会保险法,尽快制定社会救助法,再造相应的社会福利法,以及制定其他专项社会保障立法(如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法、慈善事业法等),只有社会保障法制走向健全完备,才能确立制度的公信力并接受人民监督,才能为这一制度的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总之,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前景值得乐观,但特别需要理性判断与理性把握,不因区域之私、部门之私、群体之私、个人利己之私来阻碍改革深化,而全面深化社会保障改革应当符合上述三大目标取向,反之,则可能陷入新的迷局并留下严重后遗症。

上一篇:专家:中国转基因种植面积排全球第六已落后
下一篇:26岁男子手绘9页说明书教爸妈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