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中国:被蒙古铁骑征服的大宋
2013-11-28 09:25:20 来源:新浪历史
祥兴二年(1279年),著名的崖山海战拉开战幕。张世杰尽焚沿岸宫殿建筑,试图在海中发起一场绝地反击。100多艘宋船以“连环船”的形式横亘海湾,赵昺的“王舟”居中。元朝水师火攻不成,遂封锁海湾,断绝宋军供给。宋军吃干粮十余日,甚至取饮海水。待宋军疲惫,元朝水师大举进攻。
元人编写的《宋史》记载:
二月戊寅朔,……南北受敌,兵士皆疲不能战。……诸军溃,……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宋遂亡。
崖山海战是空前惨烈悲壮的一场战役。尽管大势已去,为了不使战舰落入敌手,宋军毅然将数百艘战舰自行凿沉,这不可谓不惨烈;10余万南宋军民,包括官吏、军人、平民、妇女,不愿被野蛮的蒙古人奴役,决绝地蹈海自尽,这不可谓不悲壮。
“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在了无生趣的中国正史中,只留下这么一行冷冰冰的字句,但它背后的骨气与血性,足以令后人震撼、叹息、汗颜。在生命与尊严的纠结和拷问中,从皇帝到官吏、军人、平民甚至妇女,每个人都做出了一种艰难而伟大的选择。为尊严而死还是为活着而活?这个哈姆莱特疑问从来都是对人类最严肃的质问。
崖山之战前,被俘的南宋宰相文天祥被威逼致书劝降,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崖山之后,他被押赴汗八里(北京)囚禁,“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4年后不屈被杀。文天祥曾预言,“虏运从来无百年”。百年后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赶走蒙古人的朱元璋将当年囚禁文天祥的牢房改建成“文丞相祠”。如今这座位于东城府学胡同63号的“爱国教育基地”成为贩卖门票的场所。
崖山海战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的转折点。中国领先世界开放自由的发展进程被突然打断,已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政治成就遭到摧残瓦解。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由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开始实行封闭、保守和暴力专制的极权制度。如果说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雄起发轫的黄金时代,那么元明清三代则是中华文明惨遭阉割的黑暗时代。不少外国的史学家将宋朝灭亡视为古典中国的结束,所谓“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六
作为首个成为中国统治者的少数民族,元帝国对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按照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1215年的时候中国人口是1亿4千万,经过蒙古屠杀破坏之后的1290年只剩下6800万的人口,超过一半的人口被消灭,这是对一个文明接近毁灭性的破坏。据忽必烈自己估计,蒙古人在中国北方就直接屠杀了1800万人,而历史学家估计中国北方人口死亡三千万,占人口90%左右。四川人口从1295 万被屠杀至60万,仅剩不到5%;传承了2000年的古老巴蜀文化因此濒临灭绝;原先“地狭而腴,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的“蜀土数罹兵革,民无完居,一闻马嘶,辄奔窜藏匿。淮蜀重遭于侵扰,道路流离之重,惨不聊生;室庐焚毁之余,茫无所托。”钓鱼城之后,那个从秦汉到唐宋1000多年,始终人文鼎盛的四川再也没有了,巴蜀成为粗鄙流民文化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