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百姓生活 > 正文

我国居民收入增速跑不赢GDP 占GDP比重不断下降

2013-11-13 09:10:2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如果将各省的居民收入和人均GDP进行对比则显示,人均收入与人均GDP的排名大体上成正比,人均GDP排名高的地方人均收入相对也比较靠前,反之亦然。例如人均收入前八名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除了京、津、沪三大直辖市,还包括了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5个沿海发达省份。不过,人均收入与人均GDP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内蒙古人均GDP高居全国第六, 但人均收入只位居全国第十,尚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天津人均GDP排名第一,但人均收入只位居第六,西部的陕西人均GDP位居第十四,但居民收入只位居第十八。相反,南方的广东和福建人均GDP只位列第八和第九,但人均收入位居第四和第七。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海东对本报记者指出,内蒙古居民收入远远落后于GDP收入,主要的原因是,当地经济增长长期过于依赖投资拉动,很多央企、大国企投资所带来的产值并没有转化为居民收入和当地居民的财富。“大量的能源生产出来,GDP是增长了,但仔细分析GDP的构成后会发现,当地居民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获益并不多。”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告诉本报记者,南北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经济和产业结构造成的。像内蒙古、陕西这些能源省份以及辽宁、天津这些以重工业为主的省份来说,主要是靠投资拉动和能源消耗为主,投资主体主要是央企和大国企,这样的模式产值确实很大,但老百姓从中取得的收入比重不会太高,这也就是外界通常所说的“只长骨头不长肉”。

      “对这些地方来说,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GDP增长的速度。”丁长发说,相比之下,南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以轻工业为主,非公经济占比较高,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的关联度也比较高,也就是“藏富于民”。林江认为,第二、第三产业的不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北方重工业省份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而南方广东等地第三产业十分发达,三产与居民的收入关联度更大。

      “内蒙古属于欠发达地区,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没有投资还不行。但这些投资如果对当地没有太多贡献也不行。因此对内蒙古来说,关键在于怎么样改变投资的主体和投资方式。”赵海东说,未来内蒙古必须要思考怎么样延长整个产业链,丰富产业结构,“培养一大批本土企业,形成在当地投资当地创富,而且把产值和利润都留在当地的小循环和大循环的结合中。”

上一篇:调查称超9成网友反对延退 呼吁公布收支明细
下一篇:厦门保障房分配难题:2624套房源疑被公务员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