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百姓生活 > 正文

十一黄金周景区爆棚游客滞留 长假旅游变遭罪游

2013-10-07 09:02:44   来源:京华时报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景区爆棚并非是正常假日经济的表象,而是折射出我国旅游产业长期以来发展滞后的状态,包括休假体系不健全、旅游产品开发不合理、旅游机构管理不完善等问题,而消费的过度集中使落后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民众快速增长的旅游需求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认为,“黄金周”现象从根本上说明我国旅游业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型阶段,尚未进入“休闲时代”。

      业界对休闲度假旅游的定义是“注重内心感受,享受旅游过程中的轻松、愉快和舒适的状态”,而当前节假日旅游带来的感受离“休闲”相去甚远。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逐渐由偶尔转为常态,由观光转为休闲体验,但目前景区游线路设计不合理、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模式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严重,根本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差异化的旅游需求。”戴斌说。

      景区的不科学管理也加剧了节假日景区拥堵现象。虽然刚实施的旅游法对景区最大承载量、游客流量控制等方面都作出规定,但从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情况看,多数景区依然超载接客,并未采取相应的预警和通报措施。

      专家认为,当有限的旅游资源承载过多的游客,个人花钱购买的旅游体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而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景区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和管理上的疏漏。

      □建言 应协调规划立法投资

      专家认为,要改变我国节假日旅游产品严重供不应求、景区爆棚等旅游“顽疾”,需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健全带薪休假制度,推动旅游产业由单纯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体验式旅游多元化发展。

      戴斌说,首先要明确休闲旅游应建立在大多数人的休闲需求之上,在产品开发上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城乡旅游资源,创新经营管理模式,重点要做好旅游资源的整合以及交通、住宿、消费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休闲旅游和传统观光旅游的差异点就是观光旅游要见山见景,而休闲旅游要见人见生活。“因此一个地方要成功发展休闲旅游,就要将当地的民俗、生活、文化充分融入旅游产

      品中。只有政府、旅游服务机构、游客共同努力,才能开发出理性的旅游休闲模式。”戴斌说。

      事实上,从设立中国旅游日、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到出台旅游法,国家已逐步在引导居民的休闲旅游心态和休闲旅游发展方向。

      “政府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协调、规划、立法和投资等方面履行职能,为国民提供休闲娱乐的机会和必要的条件,积极引导百姓健康的休闲旅游观念。”宁夏中国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李岩松说。

      要真正实现休闲旅游,还必须落实带薪休假政策。专家认为,只有当个人有了可自由支配的假期,才能安排个性化的休闲体验,减少公休节假日集中出游。

      可适时调整假期格局

      有专家认为,“黄金粥”的尴尬现状,是公众渴求休闲度假的表现,其背后存在着生活水平提高、带薪休假制度难以落实等系列因素,呼唤着有关方面适时调整黄金周格局。

上一篇:长假第六天返程迎高峰
下一篇:“中国式休假”成难负之重 拿什么拯救国人休息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