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2013-04-12 14:13:10 来源:人民网
2008年,厉以宁与夫人何玉春携手走过50周年,回想半个世纪共同经历的风风雨雨,他感慨万千,填七绝一首:“携手同行五十秋,双双白了少年头,凄风苦雨从容过,无悔今生不自愁。”
而在为北大经济管理系干部班毕业而作的《南歌子》中,厉以宁写道:“手掌官衙印,须知百姓情,犹如晒谷盼秋晴,最怕连绵细雨下难停。慎独人人敬,兼听心内明,秉公执法似天平,切莫一头偏重一头轻”,表达了他对这些基层干部的殷切期盼。
桃李累百千辉映门墙,经国济世的经济学研究不断创新,充满激情哲理的诗词多有问世,还有温馨和谐的家庭港湾,拥有如此诗意人生,厉以宁能不充满朝气与活力!
厉以宁小传
1930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师从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罗志如、赵迺抟、周炳琳、陈振汉等,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1988年至2002年,任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2003年起,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3月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延伸阅读:
厉以宁,江苏仪征人。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因论证倡导我国股份制改革,被尊称厉股份。
主要贡献:
厉以宁教授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著书多部,并发表了大量文章,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转型”进行理论探讨,这些都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 厉以宁影响。厉以宁教授还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
厉以宁教授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其中包括 “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个人最高奖)、第十五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日本)、第二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等。1998年荣获香港理工大学授予的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厉以宁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转型发展理论》《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罗马—拜占庭经济史》《论民营经济》《工业化和制度调整》等。
厉以宁教授的理论创新,提新的基尼系数算法,运用高明的数学手法为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理论受到国际经济学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