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百姓生活 > 正文

小学生开学前扎堆社会实践 一些基层单位直喊吃不消

2013-02-25 10:33:33   来源:鲁网   


      一个假期一社区 接待十拨学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单位当中,社区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地方。“今年寒假我们共接待了小学生三拨四十多人,初中两拨二十多人。”春园里社区书记孟宪兰告诉记者:“这些学生来了之后,我们一般就是给他们安排打扫社区卫生、贴春联、慰问孤寡老人等等的活动。”
      而纬一路社区今年的接待数字更为惊人,据纬一路社区书记李玲介绍,他们今年总共接待了十拨将近一百名学生。“纬二路、纬三路小学有七拨五十多人,二十七中两拨二十多人,济钢高中一拨近十人,加起来快有一百人了!”李玲告诉记者,他们和辖区内几所学校有将近十年的合作历史了,每年寒暑假都会有大批学生涌入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果每次假期就这么一拨两拨的话,我觉得也挺好,但现在人太多了,整个假期都在围着这些学生忙活,对我们的日常工作也会造成一些影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

      环境监测站连着接待好几拨 他们感觉有些吃不消
      “又来了一些小学生,这几天都来了好几拨了,有些乱,工作都受到影响了。”2月22日,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最近接连有小学生参观者来访,让这里的工作人员有些吃不消。
      监测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今年雾霾天气频繁,引发了社会对空气质量的关注,最近几天他们已经接待了好几拨来参观的小学生了,由于孩子们比较小,很多东西不懂,即便工作人员讲解之后也是似懂非懂,不仅起不到宣传的效果,反而给监测站的工作带来影响。“我们每个月都有环境开放日,希望孩子们能够集中一下一起来参观,这样分散的进行,确实很浪费精力和时间。”该负责人觉得,家长想让孩子们长知识的心情,他很理解,但是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好几批小学生的到来,让监测站的工作受到影响,也希望家长们能够换位理解一下。

      目前社会实践过于程式化
      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内容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首先我要声明,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必须重视。”昨天上午,就中小学生社会实践问题,记者咨询了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王教授表示,目前很多学校仅仅重视文化课,导致学生与社会严重脱节,空有一肚子知识,无法适应社会,所以国家才提倡假期社会实践,这绝对是正确的。
      但王教授同时表示,目前部分学校的社会实践有些“变味儿”,过于程式化,学生们接受任务后纷纷涌入各政府机关和社区居委会,为的就是那张社会实践证明表,因为这些单位才有公章盖。由于这些学生身体和心理都不成熟,不但无法学到社会经验,反而给实践单位添了乱。“现在看来,这种实践办法已经模式化了,过于生硬。我感觉,社会实践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保证学生能充分接触社会,另一个就是找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其实社会上大多数工作都对学生融入社会有好处。”在谈到解决办法时,王教授认为,教育部门应该出台明确的社会实践纲领,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设立不同的社会实践内容和考核标准。同时王教授还建议,应由相关部门成立检查组,对学生社会实践情况进行调查。“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改变,使社会实践的目地不再是应付学校和上级领导,而是使学生能够真真切切的明白,什么是社会,当然社会实践的范围很广泛,只要学生感兴趣的题目都可以做,而不是必须有单位盖章才行。”

上一篇:复旦自招180分钟200道题千分考 拒绝应试考试
下一篇:济南男子手指切断 路上车辆让行11分钟抵达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