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百姓生活 > 正文

意见稿还忽视了两大群体

2012-11-28 10:37:04   来源:腾讯--今日话题   

      03 意见稿还忽视了两大群体

      忽视一,三大保险的待遇领取年龄不统一,忽视中老年女性权益

    女性农民工领保年龄不衔接
     
      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0周岁;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是没有退休的,而是指达到享受养老金的年龄,城乡居民达到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年龄无论男女均为60周岁。
      这对许多女性打工者就形成了很大的问题。倘若一个进城务工的女性满了50岁,但是职保没有缴满15年,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后要续职保很难,她就只能转回其它保险。可问题来了:
      第一,她是现在就可以转呢还是得等60岁呢?意见稿原话是,“参加职保和新农保或城居保人员,达到职保法定退休年龄(含待遇领取年龄)后”,可问题是对于女性来讲,两个年龄差了十岁。
      第二,如果现在就可以转,那么她依然领不到养老金。而等她到了60岁的时候,她领职保的同龄人都领了10年养老金了。
      以上确实是众多进城务工的中老年女性都会碰到的难题。

      忽视二,没有提到失地农民的养老金衔接问题

      土地被政府征收了的农民被成为失地农民,他们中许多人被迫转为城镇户口。根据社科院的报告,这个群体有4000--5000万人,并且以每年300万的数量在递增,预估到2030年时将增至1.1亿人左右。据抽样调查,有60%失地农民生活困难。根据各地政策的不同,有的失地后政府帮助购买了职保,有的则是城居保,还有的是新农保。而很多失地农民在失地之前都买了新农保。事实上,失地农民们的养老保险如何衔接,费用如何摊派确实也需要一个国家性的指导意见,否则各地太不统一了。
      今年,审计署在审计中查出截至2011年底,尚有192.90万名被征地农民未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障。2011年,127.57万名被征地农民虽然参加了养老等社会保障,但待遇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失地农民到底应该参加哪种保险,如何衔接确实需要个全国性保障了。

本文导航
  • 1、养老保险互转,七亿人的公平怎么摆平
  • 2、养老保险互转是一个关系一半以上国人的公平问题
  • 3、目前意见稿“从高转低”吃大亏,“从低转高”吃小亏
  • 4、意见稿还忽视了两大群体
  • 5、从实际出发,意见稿可操作性堪忧
  • 上一篇:今天你“航母style”了吗?
    下一篇:山东多市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 平均使用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