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双慧眼吧!揭秘食品界概念炒作的伎俩?(四)
2012-05-24 09:06:47 来源:家庭医生


伊利、蒙牛等多个品牌都有“老酸奶”,售价从3.6元到5元不等,比普通酸奶要更贵一些。记者发现,老酸奶配料里标明有食品添加剂,加入的品种各有不同,一般是明胶、果胶、琼脂等。
旗下有老酸奶销售的完达山、伊利昨日表示,老酸奶的添加剂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标准来执行。“果胶本身并无营养,对人体也没有危害,但是什么东西都要掌握好量,果胶吃多了人体也接受不了。”乳业专家王丁棉说。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昨天说,老酸奶是传统制作酸奶的概念,是一种凝固型酸奶,是将奶先灌装到塑料杯容器内进行发酵制成。而普通的牛奶原料,加明胶、琼脂等植物胶,就可以制成这种凝冻状态。她说,市民应理智对待添加剂,国家标准允许加入明胶、果胶等食品添加剂。
范志红表示,老酸奶的营养成分,可能比普通奶还低,其实是一种炒概念的产品。
土鸡蛋也有不少安全隐患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土鸡蛋”(也称农家蛋、散养蛋、草鸡蛋)很受消费者欢迎,很多人认为“土鸡蛋”的营养价值比一般的鸡蛋高,殊不知“土鸡蛋”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少,专家建议消费者要慎买散装“土鸡蛋”。
有关专家称,饲养鸡蛋从蛋鸡品种提纯、孵化、室内育雏、饲养、防疫防病、场地环境、水源及原料要求、质量标准、产品验收、包装、贮存等方面,全程实行标准化生产。而“土鸡蛋”主要来自于散养农户,个别无良饲养者如果给鸡吃了皮革粉、肉骨粉和药渣等含有激素和抗生素的“饲料”而产下的“土鸡蛋”,不仅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连基本的食品安全也无法保证。因为抗生素在鸡蛋中残留,可使耐药性的病原菌株数量显著增加,人被变异细菌感染患病后,治愈很困难,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性。
鉴于此,提醒消费者:购买“土鸡蛋”要慎重,最好选择大品牌的禽蛋制品,不要为图便宜,而忽略了食品安全问题。
土鸡蛋更营养?理性看待土鸡蛋
近2年,合格的普通鸡蛋价格始终在每公斤七八元间,而土鸡蛋价格从每公斤十三四元涨至现在的十八九元,价格上涨了三成左右,涨幅在肉禽蛋类中不可谓不大。
青睐土鸡蛋的市民普遍认为,因农家放养的土鸡以青菜、青草、虫子、谷物等为食,营养优于饲料配方,所产土鸡蛋的营养价值当然就高于普通鸡蛋。每周都要到罗立新夫妇门店购买土鸡蛋的邓先生说:“现在蛋也能造假,饲料里面添加各种违禁成分,让我们不敢相信市面上大部分的鸡蛋。”
看来,对高营养价值的追求和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是热捧土鸡蛋的两大原因。
但据专家分析,土鸡蛋和合格的普通鸡蛋里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碳水化合物、钙、铁等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土鸡蛋内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含量还不如普通鸡蛋。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邓放明教授认为,土鸡蛋和“洋鸡蛋”从营养价值上来说,并不存在很大差异;只是由于喂养方式的不同,土鸡自由觅食虫子和绿叶较多,直接摄取水分较少,使土鸡蛋的蛋黄中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含量较高,水分较低,口感比普通鸡蛋要好。
农业部早在2001年就颁布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去年,我国又颁布了《安全卫生优质鲜禽蛋标准》,这一标准涵盖了鲜禽蛋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操作技术规范,各项鲜禽蛋安全卫生标准项目和标准值均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技术标准。目前我省大型禽蛋企业,均能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蛋鸡进行科学喂养,所产鸡蛋均符合国家标准,广大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长沙市公务员刘先生对待土鸡蛋的态度相对比较理性。他说,土鸡蛋取决于鸡种,现在农村里真正意义上的土种鸡并不多,即使是土种鸡下的蛋,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认证,也很难说是安全、可靠的鸡蛋。就算是土种鸡,就算是放养的,这也与其生长地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是乱采滥挖严重的区域、周边有污染源的乡村,这种环境下产出的土鸡蛋真会很安全么?”此外,刘先生说,由于价格的因素,也不排除一些不法之徒非法使用激素、色素等添加剂,人为提高土鸡产蛋率,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
因此,刘先生称,自己“不在意鸡蛋‘出身’土不土,买蛋时就看检验合格证和产地、出产时间”,这样相对会安全些。
山泉水,是市民们普遍认可的一种饮用水,陆羽在其著作《茶经》曾经写道“山水上,河水中,井水下”,认为用来泡茶的水,以自山中流出的山泉水最佳。提着装满山泉水的水桶,记者又沿着天水路前行,发现路边一个卖山货的妇女也做起了水生意。
山泉水,是市民们普遍认可的一种饮用水,陆羽在其著作《茶经》曾经写道“山水上,河水中,井水下”,认为用来泡茶的水,以自山中流出的山泉水最佳。因此,这种经过山体自净作用而形成的天然饮用水一直为市民所追捧。许多商贩看准了这一商机,在山边架设了取水管道,利用自然资源做起了这无本买卖。“在天水路戴家山下就有多家这样的‘三无’山泉水店,他们将山泉水这样从山上取下直接售卖,这样的水喝着能放心吗?”市民孙先生如是说。
“水站”生意非常红火
昨天下午两点,记者来到位于天水路的戴家山脚下,发现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店挂着 “雪糕、矿泉水”的招牌,如果单看小店内的摆设,和普通的杂货店没有任何的区别,但在商店的前方,记者发现了不同之处。在一顶大太阳伞底下,一个从屋内接出的黄色的自来水软管,用铁架架在路边。不一会,一名驾驶黄色教练车的男士将一元钱交给店主后,拧开水龙头开始往桶里灌水。记者注意到,这家店使用的水龙头有点奇特,类似于消防水枪的水龙头出水速度也快,几乎不到10秒钟,一个10升的矿泉水桶就灌满了。
记者随后在路边观察发现,这家“水站”的生意非常红火,不到半个小时,就有8名司机停下车买水。
商家自称有“净化池”
随后,记者提着一个水桶来到小店门前,将一元钱递给老板娘。这名中年妇女动作麻利地将水龙头放到了记者携带的水桶上,开始向里面灌水。记者对水的质量提出质疑,女子表示水质绝对没问题。她告诉记者,他们的水都是纯正的山泉水,雨雪水根本流不进来。在这里灌装的水也算上是山泉水,加上这些水在岩层中渗透时,富含一些矿物质,该水并不比一些矿泉水差。附近的居民都十分喜欢这些泉水,他们灌装的大桶水,以每桶一元的价格出售,很受欢迎,每天能卖一百多桶。
“这都是我们用软管从山上一点一点引下来的,而且我们也有净化池。你放心好了,这水绝对没有问题。”这名女子向记者介绍说。
提着装满山泉水的水桶,记者又沿着天水路前行,发现路边一个卖山货的妇女也做起了水生意。她的水龙头也是直接架在路边,对于记者提出山泉水有没有净化的问题,这名妇女竟然反问记者为什么要净化。“我们一直都喝这些水,没出过问题,这还要净化干什么,从山上打下来直接喝就行了。”她轻松地说。
记者在两个小时的探访中发现,来购买山泉水的顾客大多都是有备而来,很多人都拿着10升的矿泉水桶,一买就是两三桶,而在购买山泉水的人群中,出租车司机还有开着黄色教练车的驾校老师买得最多。
上山取水要交10元钱
在听了商贩和市民的介绍后,记者决定上戴家山一看究竟。就在记者上山的时候,碰到了两名附近的居民,拿着水桶自己上山来取水。只见他们走到半山腰一个石缝间,用水舀从巴掌大的一个石缝间将水取出,然后装到桶里。这些山泉水并不是被取出后立即就能溢出,而是要等上10秒钟左右,所以10升的桶水用了半小时才取满。为了上山取水,这对夫妇还交给“风景区”看山人10元钱的登山费。
为什么下面的水一元一桶不买,却要自己花钱费力取水?面对记者的疑问,这对夫妇神秘地笑了笑,没有回答就下了山,随后,记者登上山自己寻找答案。
“寿泉”干涸水从何来?
在采访当地的村民记者了解到,戴家山属于石门山的一部分,位于石门山南麓,以山下之戴家村而得名。这山上有一眼“寿泉”,据说是一位母亲抱病在身,膝下一子极尽孝道,每日清晨起身,必定先要到这泉边汲水,伺候母亲喝了,才去私塾读书,数年后,母亲病愈康健长寿过百。所以传说这水喝了可以长命百岁,这也是商贩们卖水的一个噱头。
记者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往上攀爬,在半山腰处发现了几根指头粗的水管,水管里的水断断续续地往山下流,水量并不很充足。而记者攀登到“寿泉”旁边时,不但没有流水潺潺的景象,而且寿泉已经干涸露出湿润的底土,在“寿泉”旁的水管也都是空的。“这泉早就干涸了,山下的不是这泉子里的水,都是从石缝里取的,水量很有限。”附近村民戴先生向记者介绍说。记者 王寿林摄影 记者 王建亮
质监部门 山泉水不是矿泉水
山泉水与矿泉水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市质监部门食品处的工作人员。据介绍,从传统意义上说,山泉水是从山间岩层中渗透出的水流,且目前我国对于山泉水没有一个严格规范的定义,水质完全取决于水源地泉水本身的特质。而矿泉水则需经地矿部门检查,并颁发相应开采证件后,相关企业才能开采的地下水。
质监工作人员表示,市民把戴家山的山泉水与矿泉水等同并不正确,因为直接灌装的大桶水未经过严格的净化、消毒处理,且周围的卫生环境、以及对灌装处的保护措施等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
“自来水要经过6大类、106个项目的检验、净化、消毒处理,没有经过这些工序处理,我们认为很难保证其健康性。”海润自来水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权威说法 “山泉水”多是混合水
调查发现这些低价水是泉水和雨水混装而成。
随后,记者将这个情况反映给了李沧区区长公开热线的值班人员。据一名姓孙的工作人员介绍,前一阶段,他们曾经接到过类似的举报,但是发生地是在浮山山脉周边。经过调查发现,那些打着山泉水售卖的低价水都是山泉水掺上水洼水或者是山体间遗留的雨水混装而成的。
“真正浮山山顶上纯正的山泉水经过检测问题不大,但是这样的山泉水水量很少,大部分流到山下的水都不是山泉水,而且因为流动过程中会有树叶、垃圾吹入,这些水的卫生情况也不能保证,细菌含量相对较高,所以我们不建议市民们售卖这些水。”孙先生介绍说。
他告诉记者,这种未经检验的水售卖确实不合法,他们将立即联系戴家村所属的九水路街道办事处制止这种行为,然后再会同工商、质检部门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