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北京单身男:在等经适房 结了婚就没戏了
2014-02-11 17:28:39 来源:《中国周刊》
就这样,和5年之前相比,钱建新还是那个没房子、没媳妇儿的“大龄男青年”。5年中,他几乎每个月都会去社区居委会询问经适房的消息,得到的答复始终都是“我们也不清楚,回去等吧”;他也曾遍寻政府官网去搜集和查询关于朝阳区经适房的信息,“如果知道房源在哪里,知道有多少人在等待。我至少可以去劝慰父母。”
偶尔,会出现些振奋人心的“官方承诺”,比如2010年朝阳区政府相关人员曾宣称,要力争全部解决2009年底已通过资格审核正在轮候的家庭住房困难;2012年大概有2500多套经适房房源进入配售阶段,2008年轮候和2009年初部分备案家庭可以摇号选房……这些利好消息,哪怕成真一个,钱建新就能获得“解放”。
可是,承诺不断“爽约”。根据朝阳区房管局公开信息,2008年7月底和11月,朝阳区共组织了两批经适房摇号,第一批摇号解决了1898户家庭的住房困难;第二批共有3405户家庭参与了摇号,但当时政府只提供了568套经适房,其他已经摇号家庭只能顺延。2009-2011年,朝阳区没有进行经适房摇号。直到2012年1月和5月,才又启动了两次经适房摇号工作,选房的家庭均为2008年第二批经适房摇号名单中尚未选房的轮候者。而这些,和钱建新全无关系。“等了五年,摇了两次,却一直在空等。而且,一点儿有价值、有意义的消息都没有。累了”。
“这不过是又一次用文字进行的踢皮球”
在五年等待中,钱建新说自己最大的变化,是变得越来越“大胆”。在多次向居委会询问无果后,他曾和其他轮候者们一道去政府部门进行相关信息咨询。第一次踏进朝阳区政府的大门是在2011年7月,接待他们的是朝阳区信访办,官方答复为“所反映的问题已记录在案,将尽快向相关部门反映”,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信息。
钱建新很失望,轮候者们又去位于三里屯的朝阳区房管局,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房管局是“收庄稼”的,盖房子不归我们管,我们只负责分,你得找“种庄稼”的。钱建新他们又去到朝阳区住建委,那里的工作人员则表示,什么时候“种”、“种”多少不归我们管,要找得找区政府。皮球被踢到原处后,钱建新和轮候者们又回到区政府,这一次工作人员说“保障房的具体工作不归我们管,你得去找房管局”……
《中国周刊》记者曾多次就钱建新所关心的问题致电和平街街道住保科、朝阳区房管局和朝阳区住建委住保办,均未得到有效答复。“等不可怕,可是在没有公开信息的等待下,我们等得很恐慌。”别的且不说,单论在轮候五年内,北京市经适房的涨幅就足够令钱建新觉得“恐慌”:2008年之前,北京市经适房均价大多是三四千元,去年石景山第二水泥管厂经适房的销售价格批复为每平方米不得突破6580元,这样的价格对于年收入只有2万多块的经适房轮候者们而言,“凑够首付都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