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百姓生活 > 正文

京津冀治霾恐成持久战:钢铁高炉环踞排污难管

2013-11-06 09:20:41   来源:中证网   

      一个可以佐证这种污染程度的数字是,据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统计,2012年河北省钢铁行业生产吨钢的二氧化硫、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达1.23千克和0.77千克,这两个数字均为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行业先进水平的3-6倍。

      更为直观的体现是,自今年以来,环保部跟踪统计的全国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显示,空气质量较差的前十名城市均位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而到今年三季度,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超标天数的比例更是达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近三倍。

      事实上,京津冀地区的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排放问题,一直是环保部大气污染监管盯得最紧,但也是最头疼的难题。据记者了解,环保部各级官员去年以来在不同场合纷纷表达对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华北地区钢铁业污染的严厉批评。最近一次表态是在10月23日,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跃辉直陈,环保部今年初针对华北近300家钢铁企业进行排查后发现,其中7成以上企业都存在超标排放问题。而颇为无奈的是,目前整个华北地区的钢铁企业均为未通过环评的“黑户”,对其监管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据记者调查了解,近年来针对钢铁企业二氧化硫及烟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环保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标准,排放浓度上限值达到“史上最严”。在此背景下,京津冀地区一些大型钢厂陆续开始加装脱硫和除尘等环保设施,以力求达标排放。一方面,全国范围内仍有多达2/3的钢铁烧结机未安装烟气脱硫及除尘设施,京津冀地区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据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人士告诉记者,即便是已经加装环保设施的钢厂,为减少运行成本,环保设施也经常不运行,导致污染物排放难管难控。“在目前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位的情况下,这一问题仍将长期考验监管部门的执行效力,企业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现象仍将长期存在。”该人士表示。


      利益困局 地区实力不一 联防联控不易

      北京雾霾的污染源有1/4来自周边地区,这意味着污染防治须联防联控,但利益纠结下的京津冀各方却陷入“各自为战”局面,这一问题也深深考验着各地的决心和智慧。

      为推进治理,目前京津冀各地都在根据国家层面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京津冀和周边地区实施细则要求,结合自身大气污染源特性制定出台了各自的雾霾治理实施方案。相关重点概括起来便是,河北“减煤压钢”,北京“减煤控车”,天津“减煤改油”。按照北京市环保局宣教处处长王小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的说法,现阶段对于北京来说,就是要管好各自的“一亩三分地”。

      这种看似合情合理的说法,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却打下诸多问号。

      王跃思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在他近年来领衔承担的京津冀雾霾天气溯源及控制系列课题研究中,发现直接导致北京地区雾霾天气的PM2.5污染源中,有超过20%来自于外部输入,且一旦遇到空气流动性差的雾霾天,这一比例还会上升。

      这一结论得到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郭斌的认同,他告诉记者,通过在京津冀三地所设的近300个国控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比对发现,各监测点的PM2.5指标随月份变化总体呈现一致趋势,具有较好吻合性,说明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的区域一致性。

      王跃思

上一篇:山东生姜生产区十户有三户绝产 姜你军或重来
下一篇:市民鸣枪放藏獒驱散广场舞者 事发地无人再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