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原省长吕祖善卸任后当博物馆讲解员获表彰
2013-10-24 08:39:08 来源:光明日报
他讲完后多次问同学们:这样讲听得懂吗?哪里还没有讲清楚?
“老省长转轨转得好”
知道吕祖善到博物馆当志愿者、做义务讲解员,吕祖善的老伴、儿子、媳妇和姐姐,都来到博物馆现场给他捧场、助阵,全场旁听。
亲人,最能理解吕祖善的想法。即将卸任时,吕祖善就考虑离任之后的闲暇做些什么。吕祖善坦言:“卸任后不想应邀参加这个协会那个协会,当这个长那个长。”发现国外有很多公务员退下来以后,做志愿者,做一些公益事业,他为之心动。
于是,他报名参加了浙江省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接受培训后,成为博物馆700多名志愿者之一。
祖籍浙江诸暨、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设计专业毕业的吕祖善,曾在农场、工厂工作过。这位在省长岗位上工作了整整13个年头的老省长,对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说:“浙江是我的家乡,是浙江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养育了我、培养了我。宣传浙江,服务浙江,我义不容辞,这也算为浙江文化强省建设再出点力。”
“老吕把做义务讲解员这‘第二职业’很当一回事儿。”吕省长的老伴说,“每次讲解前,老吕都要认真做功课。家人也非常支持他。好几次大家还七嘴八舌评论哪段讲得生动吸引人,哪些讲得贫乏;哪一段需要简洁,哪一段需要补充。”
天伦之乐,其乐融融,让吕祖善感到有益、充实、愉悦,生活中的世俗、繁琐都在他内心的丰富、充实中消失得无影无踪。难怪不少机关干部都说:“老省长转轨转得好。”
成为22名获表彰志愿者之一
吕祖善说:“原本以为自己对浙江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越讲,越发现浙江历史底蕴深厚,自己不懂的太多。”为了做好讲解,他除了翻阅不少资料外,还多次求教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老师。记者了解到:老省长自己编写PPT,第一次是到浙大历史系讲的,目的是去求证、求教。看看讲的历史事实和观点对不对,还应做哪些修改和补充。面对好评,吕祖善多次说他这个讲稿是得到很多专家、学者支持帮助的。
在陈浩印象中,老省长“自我要求很高”,总想要多讲一些、多学一些。他从博物馆借了不少资料,几乎对每一件陈列品的文化背景都细细梳理一遍,有问题就请教专家。为了下一次的讲解更全面、更准确,他会利用数个星期里的闲暇,讨教、收集、消化相关材料。他对博物馆几乎是逢馆必进。他走遍浙江省内各类的考古遗址,全国各地的省市博物馆,出差间隙从不漏过。今年两会期间,吕祖善特意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的史前历史馆,留心每一件与浙江历史有关联的文物。
台上,娴熟地借助PPT,吕祖善从浙江史前的水稻种植,讲到他曾在中南美洲参观过的古玛雅文化的史前玉米种植;从唐代之后的浙江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延展到他在日本参观江户博物馆看到的展品;从浙江文化思想史上绕不过去的王阳明,推荐大家去贵州修文县东栖霞山的“阳明洞”……谈到南宋思想家吕祖谦提倡“经世致用”,吕祖善将它解释为“理论联系实际”;谈到永嘉学派重商,吕祖善说“温州人祖宗就有生意基因”;谈到元代浙江的丝绸业和瓷器业由官办转为民办,吕祖善认为,浙江民营经济源于元朝;谈到明代浙江出现许多市镇,吕祖善又联想到了浙江的县域经济……
台下,人们静静地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