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翼城二胎试点28年:生育率未升反降
2013-10-12 09:14:00 来源:新京报
“按规定是罚款。但当时农民也没钱,工作组就把家里最值钱的黄牛、大衣柜、缝纫机抬到乡政府。只要肯把孩子打掉,东西立马归还。”王永亮说。
原翼城县计生委主任冯才山回忆,当时县长的女儿生一胎后又怀孕,时任副县长王莉找到县长,要县长带个好头,否则她只能辞职。县长的女儿做引产手术,曾在翼城引起轰动。
冯才山当时在隆化镇做镇长。他发现,虽然用了高压手段,但生育率并未降下来,超生情况难遏制。他回忆,当时的数据显示,平均每对夫妇生育数量没低于过2.2个,只生一个孩子的育龄妇女只有一半。
冯才山分析,当时农民以种地为生,若生一个女儿,挑水耕地都干不了,肯定偷着生,“其实我们也理解。”
“就像试验田种玉米”
二胎政策开始的前五年,主要问题是村民违反间隔期,提前生二胎。政策会不会变,村民和干部心里都没底
1985年7月的一天,冯才山接到县里通知去开计生工作会。会上,“从省里来的领导”梁中堂宣布,翼城要作为“二胎”试点,允许农村生育二胎。
“所有人都傻了。我当时反复问了几次,以为是听错了。”冯才山说,当时有人提出,生一胎都管不好,放开二胎,会不会生得更多。
事实上,为推出“二胎”试点,早在一年前的4月底,在山西省委党校工作的梁中堂,已到省计划生育先进县翼城做过调研。
1984年,梁中堂写了一篇题为《把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在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研究报告,提出采取晚婚晚育和延长生育二胎间隔时间的办法,完全可以把人口控制在12亿左右水平,又能满足农民生育意愿。
梁中堂将报告寄给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很快得到了胡耀邦的亲笔批示,“这是一份认真动了脑筋,很有见地的报告。”
1985年7月,经批准,翼城全县农村开始推行“晚婚晚育加间隔”的二胎政策,要求已婚女性不早于24周岁生育第一胎,30周岁后可生育第二胎。
“在政策开始的前五年,主要问题是违反间隔期,提前生二胎。”现任翼城县计生局工会主席的裴明社说。“80年代以前政策朝令夕改,老百姓是担心政策随时会变,所以抢生。”
1985年前后出台二胎试点政策的,还有甘肃酒泉、辽宁长海、黑龙江黑河等13个县市。但到90年代初,部分试点因种种原因而收回。保留下来的试点只有酒泉、承德、恩施和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