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钻戒成本三千 行业平均利润率300%~400%
2013-02-19 10:30:52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王静起初认为一定是典当行有问题,但又去了两家典当行之后,她彻底绝望了,因为3家的价格是差不多的。
王静说:“估价师说他们都是根据我这颗钻石的4C(即重量、颜色、净度和切工),对照近期的钻石报价单上基准价,然后再乘以相应的折当率得出最终估价,因为超过1克拉,目前的折当率在六七成左右,还算比较高的,而戒托的价值基本是忽略的。”
更让王静悲愤的是,典当行的估价师还说,就算她今天从她购买钻石的品牌店里再购买一颗10万元的钻戒,明天拿到典当行也只能卖2万。因为典当行无法典当“品牌溢价”,只能以钻石本身的价值为准,只有卡地亚等几个国际顶级珠宝品牌才可以适当提高估价。
“由于商业模式的局限和行业长期的定价规则,在传统钻石销售渠道中,实际售价至少是产品成本价乘以3.3~3.8,有的品牌甚至要乘以4或5。”全城热恋钻石商场董事长万子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过去加价率更高,自从电商和平价专业钻石大卖场出现后,两者的低价策略已经迫使传统渠道的定价水平向下浮动了一些。”
中国最大的钻石现货供应商深圳沃尔钻(即:金樽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东海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证实了这种说法:“深圳占有世界珠宝加工市场超过80%的市场份额,也包括很多顶级珠宝品牌和国际一线奢侈品品牌。一颗钻石从开采到制成珠宝成品销售,至少要经过7到9个环节,层层加价,但钻石加工厂的利润率并不高,推高钻石售价的主要是在流通领域,暴利主要存在于品牌商、销售商环节。”
据万子红透露,传统钻石销售商(或品牌商)大多采取和百货商场联营的模式,商场一般要抽取营业额25%作为扣点,同时还要至少留取售价的42%作为品牌费用、销售成本以及利润,因为销售量小只能保持单件货品的高毛利率。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下,钻石的成本价也只占到钻石销售价格的33%左右,也就是说,一颗百货商场售价10万元的钻石,其成本价一般只有3万多,你付出的其余部分都是流通费用和品牌溢价。
惊人低价如何炼成? “钻石成本一点不神秘”
2002年,以“钻石小鸟”为代表的网络钻石销售平台开始出现,因为抛开了品牌商、百货商场等中间环节,他们销售钻石的价格只有传统百货的五成到六成,第一次撕开了钻石行业的暴利面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国内像钻石小鸟、珂兰等成规模的钻石珠宝类在线B2C(商家对顾客)服务商已经有100多家,总体市场规模已接近70亿元人民币,约占整个钻石市场规模的5%。
低价是电商们最具杀伤力的利器,但是其弱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电商的发展主要受3个因素的制约:一是缺乏体验。钻石唯一用途是人类之间用来传达感情的物品,网络消费过程过于简单冰冷。二是信用环境制约。钻石单价很高,网络销售存在一定风险,目前电商销售的一般都是5000元左右的低价产品,大额的产品销售则一直都是瓶颈。三是物流障碍。货物有丢失或偷换的风险,责任难以界定。”中国著名战略和品牌管理专家,原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刘启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