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与众不同之处:文明理性真切务实
2013-02-04 16:00:57 来源:新华网
相应的,这种文明也要求参与民主者要有完整的人格,正派的作风,不能有品德和作风上的瑕疵,更不能有经济或者其它问题,让别人有“柄”可抓,有“目标”可攻。刚刚主动辞职的新加坡国会议长,就是因为作风问题,不得不过早地结束大好的政治前途。这位年仅44岁的议长,长得很帅又是少数族裔,除了婚外情,没有其他问题,而且被称是一位勤政爱民,主持公道的人。因此,为他惋惜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新加坡民主体制对德行瑕疵的零容忍度。
民主是人们所向往的,但又往往会落入非理性的黑洞。这种非理性,或表现为人们对自己手里的民主权利极其的冷漠,不但不参与民主的活动,甚至有抵触的情绪;或表现为极度的感性,轻率地对待自己的权利,甚至会因为一个人的长相、谈吐、口音等等,就把自己手里神圣的选票轻易地送出,全然不去考量这个人的过去表现,是否可以真的代表自己的权益,具备为自己服务的能力。一些国家的“民主”体制当中,政客总在想方设法利用这种选民非理性的特点,将“民主”推向形式主义的斜坡,让其在这个坡上自由的“滑落”。
制度设计避免情绪黑洞
新加坡的民主模式就要理性很多。从制度设计上,尽可能避免陷入这非理性的黑洞。
首先,它要求全民参与国会和总统大选的投票,从制度上避免了民主的冷漠者失去民主的权利,也保证了民意代表得到全民授权。其次,要求全民冷静。新加坡大选中,从报名参选的提名日起算,到选民投票的投票日截止,时间很短。更加特别的是,在投票日之前,有一个24小时的冷静日。第三,避免民主被朴素的种族情感所绑架,专门设有集选区,要求每个政党派出的候选人团队必须有少数族裔代表。第四,保证专业人士和反对党在国会的存在,确保国会日常活动有监督。除民选议员外,还有官委议员,即由国会委任的专业人士,其目的是为立法提供专业的意见;同时还有非选区议员,即从落选的反对党竞选代表中,按得票由多到少选出的议员。非选区议员最多可以有9名,而且必须是反对党代表。
新加坡的这些民主的举措,不但让民主真正地体现全民的意志,给所有选民一个冷静思考,慎重选择的机会,不压制、不淹没少数族裔和反对党的意见和声音;更加重要的是,使新加坡的民主更加的真切、务实、亲民和节俭,把握住了民主的实质是内容,而不是形式,也让民主的成本和代价尽可能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