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文立正传奇
2013-01-29 15:38:07 来源:枣庄网整理
-
文立正(1911-1945),原名文立征,字国道。湖南省衡山县东湖镇天柱村人。1932年在长沙岳云中学学习, 1934年7月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鲁南人民民众抗日自卫政训处副处长。积极与国民党地方游击队邵剑秋等部建立统一战线组织,创办抗日青年训练班,培养骨干。不久,遵照中共鲁南特委指示,以共产党员身份到邵剑秋部任政治教官,发展党员,建立中共支部,改造旧军队,开展游击战。1939年秋,被中共山东分局派入国民党第三专署保安第五旅任政治部主任,后因工作需要重返邵剑秋部。1940年1月,邵部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3年春,任鲁南独立支队副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1944年6月,调任鲁南二地委委员。1945年2月22日,因叛徒告密,在临城县六区检查工作时遭伪军袭击,壮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以他为主要原型之一创作的小说《铁道游击队》和拍摄的同名电影,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铁道游击队员的英雄形象家喻户晓。
“飞虎队”令敌丧胆
文立正从辅仁大学休学后,与正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的李锐一起生活,一起战斗。李锐向文立正传播了许多有关共产党的知识,使他的政治觉悟很快提高。
1938年3月,经李锐和谢文耀介绍,文立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他与李锐等数十名青年,由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介绍到苏北徐州,进入鲁南敌后抗日根据地,与当地人民共同抗日。
因工作需要,李锐调往延安、东北等地工作,文立正仍留山东,担任鲁南人民民众抗日自卫政训处副处长,率部在台儿庄一带坚持抗战,屡立战功。后受中共苏鲁豫边区特委派遣,到国民党特种工作团第五大队邵剑秋部任政治教官,统战工作做得相当出色。
1940年秋,邵剑秋部、孙伯龙部、董尧卿部等奉命改编为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文立正先后任支队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之后又任鲁南军区独立支队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
铁道游击队人称“飞虎队”,是一支长期活跃在津浦铁路及枣(庄)临(城)支线上的抗日队伍,犹如一把犀利的钢刀直插敌人的动脉。铁路线上,微山湖畔,文立正身着旧袍和多补丁的裤子,穿一双鲁南特有的布鞋,腰束一根用布旒子编织的带子,因袍子过长,就将前大襟翻过来掖在腰带里,短枪插在胸前的袍子内。
多少次,他和战友们在日军眼皮底下爬列车,袭击敌军用火车,拔除日伪据点,使敌人闻风丧胆;多少次,掩护一批又一批来自延安的中共党政干部安全越过敌人的封锁线;多少次,他率部与数倍于己的敌军狭路相逢,然而总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有人见他34岁仍孤身一人,劝他成个家。他说:“家是国的细胞,国遭难,家不可能温馨,待全部赶走日寇再说吧。”
1945年2月,日军已是日薄西山,抗战胜利在望。一天,有病在身的文立正带着几名同志到新开辟的抗日根据地——临城县六区丁家堂村开展工作,万没想到,由于叛徒告密,突然遭到敌特武装的袭击。激战中,文立正头部中弹,一代传奇英雄壮烈牺牲。
上一篇:铁道游击队--杜季伟传奇
下一篇:铁道游击队--杨广立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