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记忆(三)
2013-01-10 16:25:31 来源:枣庄通讯
-
一、撤乡设镇
1991年至1999年,枣庄市乡镇建置进行调整,五区一市撤销20个乡,设立20个镇。其中滕州市撤乡设镇4个,山亭区撤乡设镇5个,峄城区撤乡设镇3个,薛城区撤乡设镇3个,市中区撤乡设镇3个,台儿庄区撤乡设镇2个。
二、大事备忘
1990年9月17日,第十一届亚运会“亚运之光火炬接力活动”传递到达台儿庄。
1990年10月9日,枣庄市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手工汇总工作结束。截至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市总人口达到319万余人。
1990年10月,在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中,枣庄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
1990年1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枣庄市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兴办的枣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区为省级高技术开发区。
1991年1月15日,枣庄市国际直拨电话开通。
1991年3月13日,枣庄市“双向”承包现场会在台儿庄区召开。省体改委主任刘志厚出席会议并讲话。
1991年5月20日,由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企业和商业、供销客户参加的首届全国名优糖酒副食品交易大会在市体育馆举行。
1991年6月4日,由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规划设计,并确认为亚洲最大、国内独有的水库溢洪道迷宫堰工程,在山亭区辛召乡石咀子水库动工兴建。
1991年6月4日,首届墨子学术研讨会暨墨子学会成立大会在墨子故里滕州市召开。
1991年8月22日,枣庄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受表彰。
1991年10月18日,由团市委、市青联等联合开展的首届“枣庄市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结束。
1992年7月1日,经省住房制度改革小组正式批准,枣庄市城镇住房制度第一步改革方案开始实施。
1992年7月24日,枣庄市党政代表团结束了对黑龙江省鹤岗市的友好访问,双方签订了缔结友好城市协议书。这是枣庄与国内地级市城市建立的第一个友好城市。
1992年9月30日,首届“枣庄文艺创作奖”评选活动结束,“枣庄文艺创作奖”是枣庄市的最高文艺创作奖。
1992年12月31日,国家外经贸部批准赋予枣庄外贸经营权,结束了外贸经营只能收购供货的历史。
1993年1月15日,枣庄市驻地集中供热一期工程竣工。
1993年2月7日,雄跨京杭大运河,连接苏鲁两省的交通咽喉——台儿庄运河大桥进入试通车阶段。
1993年4月3日,枣庄革命烈士纪念碑在市烈士陵园落成,1500多名干部、工人、农民、武警官兵和学生参加了揭幕仪式。
1993年4月8日,台儿庄大战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落成典礼在台儿庄区举行。
1993年4月,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市监察局合并,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双重职能的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