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记忆(三)
2013-01-10 16:25:31 来源:枣庄通讯
1993年6月1日,枣庄市与日本山口县美祢市结为友好城市,双方签订缔结友好城市协议书。
1993年7月1日,枣薛一级公路工程正式全线通车。
1993年10月16日,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主体工程竣工。
1993年11月18日,鲁南及苏北最大的机动车辆交易市场在建设路开业。
1995年1月3日,市公安指挥中心和“110”报警系统正式启用。
1995年4月30日,枣庄市电话号码由6位升为7位,长途区号改为“0632”。
1995年5月,全市自然村实现了村村通电。
1995年7月20日,全市第一个语音信箱——市长公开电话语音信箱正式开通,号码为16608888。
1995年8月15日,市委、市政府在薛城区临山公园举行铁道游击队纪念碑落成典礼。
1995年8月29日,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鲁南化肥厂建立。化工部副部长成思危、市委书记郭振山为中心揭牌。
1995年9月2日,京杭运河台儿庄二级船闸正式通航。
1995年11月21日,山东省“八五”期间交通重点项目,枣庄市第一条现代化高等级汽车专用线,济枣公路枣木段汽车专用公路通车。
1995年12月28日,全市乡镇程控电话建设全线告捷。
1996年2月19日, “鲁南首届民俗艺术节”拉开帷幕,至3月10日结束。
1996年10月4日,八大批发市场全面开业、青檀路改造工程竣工。剪彩仪式在青檀路百货批发城门前举行,山东省省长李春亭、枣庄市委书记郭振山、市长秦尧基等参加竣工典礼。
1996年10月4日至8日,山东省第十八届运动会在枣庄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
1996年11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7年5月1日,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首先启动全员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1997年6月2日,中国经济信息网、国际互联网枣庄节点开通。
1997年6月25日,枣庄市信息高速公路——中国公众计算机互联网正式开通运营。
1997年7月2日,枣庄市历史上第一列直快客运列车545次枣庄――常州直快列车开行。
1997年9月19日,青岛海关驻枣庄办事处开关典礼在枣庄海关大厦举行,青岛海关关长李庆祝宣布开关。
1998年5月1日,枣庄市优待老年人规定开始实施。全市34万60岁以上的老年公民从即日起享受看病、乘车、购物、减免提留等近10个方面的优待。
1998年9月17日,京福高速公路枣庄段开工建设。
1998年9月30日,枣庄——上海西545/546次客运列车开行典礼在枣庄站举行。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铁道游击队故乡开通直达上海快车》的消息。
1998年10月1日,光明广场一期工程竣工。
1999年3月17日,市政府决定将枣庄师范专科学校、枣庄教育学院、枣庄广播电视大学(含原枣庄联合大学)三校合并,定名为枣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4月8日,著名爱国将领李宗仁史料馆在台儿庄建成开放。
1999年7月13日至24日,市长马金忠率市政府代表团访问德国、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