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指南 > 正文

临城老街

2012-10-22 17:52:34   来源:鲁南在线   
       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铁道游击队的老街身上,随处可以见到古色古香的历史遗迹。漂亮的楼牌,精美的雕花,古老商铺前的门当,无不时时透露着老街曾经是何等的繁华。
      临城老街不是一条街道,而是一个概念,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一条老街就是一曲抒情歌,一条老街就是一幅风情画,一条老街就是一首怀旧的诗……
      近日,忽然怀念起临城老街来。其实,我现在居住的薛城海河路与临城老街并不远,只是很长时间没去了。2008年为了留住老街的记忆,我曾用三天的时间把老街的一些老房子用相机记录下来,时间过去了两年,现在想去看看当年的老街现在又是什么样子?过了喧闹的市场,进入老街。老街真的老了,原本平坦的水泥路已经变得坑坑洼洼,不时有嘈杂的噪音从远处传来。再也不会有人群如潮水般从对面涌过来了,简陋的门面,简单的摆设,各种零食……为了找寻老街的记忆,我放开脚步开始在这里游走。

      老城老街的往事

      随着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老的建筑和街道越来越少了。老街有它独特的魅力,是城市历史的缩影。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而老街就是这些故事的延续,或许多年后再翻看这些消失的记忆,才能感到一个城市文化的厚重。
      为了能够对老临城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曾骑着摩托车沿着老城旧巷寻访过几次,其间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临城人向我讲述了老城、老街的一些往事。
      老临城过去有五条老街道,以火车站为中心,站前向北三条街平行,自东向西依次是一二三街。中间的是二街,也叫大街,后命名新华街,也就是老临城商贸业比较发达的一条街,二街东边的街叫一街,后命名新市街、南岗子街。二街西边与新华街平行的叫三街,后命名为新兴街,因三街往北分岔,靠铁路又叫顺河街,因有一个日本修建的水塔又叫水塔街;三街的南边又叫干街、老三街。车站前向东叫四街,后命名为前进街,现在叫永兴西路。火车站前向南是大片的铁路宿舍,属于后建的,称为五街。
      在水塔街铁路货运场门北有一个高高的水塔格外引人注目,这是1940年日本占领临城时修建的水塔,塔高37米,储水320吨,70多年过去了,这座水塔仍然供给着铁路及周边居民生活用水。在三街和新华街之间,有一处老建筑已经坍塌得非常厉害,几处精美的砖雕也摇摇欲坠,询问周边的居民得知,这里最早是一家地主的油坊,解放后收归国有,用作临城第二餐饮部,后来又改为薛城姜汁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姜汁厂迁走,废弃后衰败到现在的样子。在三街的一排瓦房后面,我看到有个老式建筑,通过巷道进入后,居住在此的一位热心老大爷告诉我说,这是已经废弃的薛城火车站办公楼,门窗已经被拆走,走近后看到“危房勿进”四个大字,我停住了脚步。
      老街长长的路面不宽,经年代风雨侵蚀的水泥路上裸露着那凹凸不平的石砾,朝着天空露出它那白白的面庞。来往的车辆在窄窄路面上坡下坡辗转着,时不时卷起一层一层的灰尘飘散在天空,地交织着路旁小贩的吆喝声以及过往行人忙碌的背影。在车辆的嘈杂声中,矗立的是那一排排高矮不平的房子。有瓷砖镶砌的房子,在阳光下露出它那精致的外表;有用红砖头堆砌而成的老房子,青苔小草从砖缝间探出来;也有大块离弃水泥粉流出斑驳身影新旧参半的老房子;更有着只是石头青瓦的旧房子。这些一层、两层、三层、四层的房子在街旁排列着,显现出它的古旧或陈新,穷人与富人在那里居住着,不管那房子是父辈赐予的还是自己新盖的,都是老街的陈列。

      游走在新华街

      老街随着新街道的延伸扩展,把我幼年的记忆埋在沉落的内心里。理发店、茶庄、中药铺子、街头小吃摊,面容依稀可辨,内里完全是崭新、时髦。失落了老街,也就失落了童年的绝大部分,车站下卖洗脸水、茶水、瓜子的,卖馄饨、油条、麻花、米糕,糖葫芦……还有那拖着长音的叫卖声随着时光飞逝渐行渐远了。新华街是当年老临城比较繁盛的一条商业街,也是目前保留老房子最多的一条街道,然而由于年久失修,一些老房子面临毁坏和消亡的危险。很多铁道游击队的事情都是在这里发生的,也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铁道游击队》、《小小飞虎队》等电影电视的场景地。整条新华街有300多米长,街道东侧的老房屋已经拆除殆尽,现存的老房子位于街道的西侧。在新华街南首西侧,有一个两层的小楼,门前多了一个“美容院”标牌,刺眼的招牌似乎与这座百年老房子有些格格不入,当我找准角度按下快门的时候,总感觉这张照片怪怪的。位于这个建筑东侧原本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中药铺---怀济堂,很多老人都记得这个名字,一位在此乘凉的老人告诉我:怀济堂是民国时期王姓中医开的中药铺。他小的时候还到这里让中医先生搭过脉看过病,现在老建筑已经杳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医院。在新华街中间,有一个据说是当年用作当铺和钱庄的地齐搂,建有地下室,询问房屋的主人,他对这座房子的历史不是很了解。还有的就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最津津乐道的“袁家堂子”,据说当年日本人都在里面洗澡,洗澡堂子一直开到上个世纪八九十 年代,现在已经很难觅到踪迹了。
      新华街的老房子多是顶层带望台的岗楼,多建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或许是日军占领临城时便于自我防备的原因吧。试想,日军站在高高的岗楼上,整个街道都在他们的“监视”下。据已经85岁高龄的张泰明老先生说,当时街道两侧多是一些四合院,四合院里住着日本军官和士兵,他们戒备森严、等级分明,住所按照不同的级别位置也不一样。四合院里,坐北朝南的是两层尖顶青砖瓦房,这些向阳的房屋是日本军官住的;两侧东西房是楼顶带望台的两层平顶房,是站岗的卫兵住的;南屋草屋平房是厨房或工人住的地方。这使我恍然明白了沿街的老房子顶上为什么多设有带望台的岗楼。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纷纷迁出老街,老街上的企业有的倒闭清产,有的迁到了别的地方。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老街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到如今,街市衰败,有的已经人去楼空,杂草丛生,偶尔回去看看,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淡淡的失落和怅然。

      渐行将远的临城老街

      走过老街,我又回到了喧嚣的世界。老街,传承历史,展现文化,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记忆。多年的人生旅途使我已摆脱童年稚嫩的面庞、淡忘了临城老街的记忆,而老街还是残存着那经岁月磨损的痕迹。薛城,一个历史不算悠久的城市,而一个城市的发展,要有她自己的文化底蕴。这是和这个城市的悠久人文历史息息相关。一提到薛城的历史,提到薛城的人文,车站下的百年老街当之无愧会成为代表。她是薛城的历史招牌,也是薛城至今为止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活着的人文历史博物馆。
      现在,每每路过临城老街,一处处伤痕让我看得心痛。那是历史留下的痕迹吗?如果是的话,那么我们应该骄傲,怎么会感觉到难过呢?可惜的是,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后辈人为的、亲手给老街划上的伤痕。经历了抗日战争的铁道游击队的老街身上,随处可以见到古色古香的历史遗迹。漂亮的楼牌,精美的雕花,古老商铺前的门当,无不时时透露着老街曾经是何等的繁华。遗憾的是:今天放眼望去,除了一些老街的老居民对老街的历史能略微详细了解一点外,年轻一 代除了看到破破烂烂的老街外,别的一无所知。
      如今老街虽然老,却无法给人以老的美。老街一栋栋老房子边上,悄悄地树立起了一幢幢现代化的楼房。现在的人们似乎越来越不愿意住在老街原来这些破旧的、阴森森的老房子里了。于是推倒了重来,很快地,第一幢现代化的房子起来了!于是,越来越多的老房子倒了,新的房子起来了。长期以往,老街应该改名字叫新街了吧?那些没有被拆建的老房子许多也因为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老街像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已经无力再为自己去扶平沧桑。她唯一能做的是等待,等待着将来有一天,人们会发现,原来我们还有这样的一位看着我们长大的老人默默地迎着风雨,而我们却把她给淡忘了……当然,老街的问题是深层次的,多方面的。我只能从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上去诠释,目的只想唤起大家对老街人文历史的关注。

      老街---磨灭不了的印迹

      老街里有些东西在慢慢消失,新鲜的事物也逐渐渗透进来,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老”字的含义也模糊起来,但它的本质和精髓已深刻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光阴荏苒,黄色的老年历被一一更替,老街越发显得老态龙钟。可是,老街再老也无法让我忘掉它的模样,再旧也无法走出我们的记忆之门---老街的古道小巷,瓦房旧井里隐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不得而知,信手拈来都可以讲述一段耐人寻味的沧桑往事。然而知情者却大多安然淡定,并不在意。也正是这一份轻描淡写,构成了老薛城最迷人的底蕴。在一路追溯而上的过程中,那些属于老街独有的符号也拥有着与老街共同的命运,在岁月中留下了自己磨灭不了的印迹。
      老街不是一条街道,而是一个概念,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老街是一本散发着书香气的线装史册,那古朴的民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叹为观止,笔尖蠢动却不敢轻攫其锋。只能在零碎的记忆里整理找寻,结合现实中对老街较熟悉的一片角落,以管中窥豹,从一些表象去抒发自己对老街的感情。
    一条老街就是一曲抒情歌,一条老街就是一幅风情画,一条老街就是一首怀旧的诗……

上一篇:枣庄窑神庙寻踪
下一篇:枣庄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