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峄县八景
2012-10-29 11:06:51 来源:枣庄网站联盟
五、不只秋色好,四季总相宜
峄县八景里我去过最多的地方可能要数青檀寺了。
因为我住的地方离那儿大概也就是走路二十分钟的路程,如果不走山门车道,从石榴园里穿过去,可能十分钟就到了。因为离得近,反而很少有文字给她,有时候是要坐下来想写点什么,但是往往坐了很久都写不出一个字来,就象我面对着一个饱经苍桑的老人,只有听故事的份,绝轮不到我卖弄。
是的,走进青檀寺,目光落处,伸手触及,随便采下的一瓣榴花,风吹落的一片青檀树叶,都是从千年史书上摘下的一段文字,不去恭恭敬敬的阅读,你读不懂她。
很多时候我会在一棵千年古檀树下独站半天,一千年是怎样的一段时光?记时的沙漏抑或是日晷,是否还记得曾为一棵树苗刻划下一圈圈年轮,那些东西都成了文物,而一株株檀树还依然屹立在风雨中,寂寞也罢,喧嚣也罢,饥也罢饱也罢,只对着日出日落,数过了一千年的岁月。
古人渴望得道成仙,这个道我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的得到了“道”的,但他们都没有成仙却是真的,只有青檀寺里的青檀树,他们不求一瓢水也不求一捧土,石隙悬崖里却生存了上千年,他们是真的神仙。也许随遇而安就是世人寻找了几千年的成仙之道罢。
青檀寺,《峄县志.山川》卷对此有详细记述:“城西七里曰青檀山,亦名云峰山,旧有云峰寺,唐时立,今圮。与汉王山对峙,高峻相亚。青檀寺在北岩下,为邑八景之一‘青檀秋色’。檀皆生石上,枝干盘曲如虬龙,数百年物也。寺后为‘金界’楼,传说岳武穆驻兵于此……”唐以后,云峰山中生长出许多青檀树,十分稀有名贵。千年青檀植根于叠嶂山崖之中,枝叶婆娑至地,千姿百态,造化神秀,为云峰山平添了许多风采。因为青檀树的缘故,人们又管云峰山唤作青檀山,云峰寺也更名为青檀寺了。青檀山并不高大险峻,然而却具有迷人的魁力。尤其深秋季节,红枫、银杏、青檀,红黄绿相映成趣。报国塔雄峙青檀山顶,苍松相拥,白云缭绕。漫步蝴蝶谷,彩蝶双飞花间,浪漫温馨,为青檀山锦上添彩,秋山秋景堪称古峄县八景之最,因此博得了“青檀秋色”的美称。
岳飞到底在青檀寺驻没驻过兵无从考证,但是作为峄县八景之首的“青檀秋色”,自古以来都深受文人雅士青睐却是事实,他们但凡游历到此,都会深深被这一片青山绿水所折服,纷纷在此留下诗篇,曾有隐居寺中的僧人把这儿当成一片不染世尘的净土,写道“一切大安乐,清静自在住”,而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十年面壁消尘虑,一日看山有远心。白石清樽留客久,归来明月满霜林。”如今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不由心生归隐之意,这大约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的魅力,一处清净的山林要比灯红酒绿的城市更让人神往。
我记得有一年夏天去寺里,在一座石桥上,桥下是流水,抬头是远山,身边蝴蝶翻飞,而寺里恰又有人敲响钟声,那一刻,真是心旷神怡,也无贪念也无求,真的就有了《金瓶梅》作者贾三近一样的想法:“秋风古木前朝寺,僧屋如巢自在栖。黄叶拍天丹灶冷,青檀绕殿碧云齐。幽人到此鸟鸣谷,樵子归时鹿饮溪。尽日烟霞看不足,买田结舍此山西”。后据考证,贾三近应该就住在青檀寺西二十余里的贾泉村,是不是当年贾氏真的因为贪恋青檀美景,才买田置地住在了峄县了呢?这是史学家的事,我们只当一段趣闻,哂然一笑可也。
去青檀寺的游人,每年都在增加着,但是很多人站在大门牌坊前,看着上面“青檀秋色”四个字。脸上常会流露出一种遗憾的表情:“哦,我们要是秋天来就好了,现在来的不是时候啊!” 那四个字唬住了太多的人,因为游人的印象中,去泰山看日出要早起,去黄山赏云海最好不要碰上阴雨天,那么青檀秋色,自然是秋天的景色了。直到走进青檀寺的深谷幽峡里,才明白,这里的小桥流水,嶙峋怪石,古檀风韵,千年银杏,还有那蝴蝶谷的花香蝶舞,哪一处不是鬼斧神工,哪一处不是天地造化,哪一处不是令人眼花缭乱呢!正所谓相约不如偶遇,人生何时何处都有风景,少的只是有心人。
我一直不明白古人为什么忽略了整个石榴园,而只把青檀寺列为八大景观之一,也许当年的古人看石榴园就象我们现在看一片桃林或者一片茶园一样,习以为常,见多不怪,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了整个森林。作为世上最大最古老的一片石榴园林,其历史渊源上溯到汉代,却不能入选峄县八景,真是一种遗憾,更是一种迷。好在后来在枣庄评选新八景时,冠世榴园名列其中,青檀秋色与三近书院、园中园、权妃墓等景点都被包容其中,这才把整个石榴园的秀美风光人文历史完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而石榴园也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基尼斯之最”。
我曾采访过一位最早发现石榴园并开发榴园旅游的老人,那时他在石榴园下的棠阴乡当书记,他给我介绍了石榴园开发的整个过程,那时的石榴园只是向阳山坡的一片林子,石榴疙瘩不值钱,无人问津,分石榴林时,都没人要,山上没水没电没路,东西绵延二十几里路石榴林,他是一步步用脚量出来的,挨个村子的搜集民间传说,寻找古迹,定位景点,然后筹措资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把石榴园建成一个初具规模的风景区。有了前人的辛苦,才有了现的石榴园,现在到了石榴园里的村子,户户小楼,家家小康,石榴叶,石榴茶,石榴盆景,这里整个成了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只是不知道石榴园人还记不记那个最早的掘井人了。
在榴园景区中有一个园中园,园子里立了一位美丽的榴花仙子雕塑,我每次站在她面前,都要仰视许久,因为看到她,我就想到了那位老人。传说中榴花仙子给了峄县一座石榴园,而现实中是那位老人发现了榴园的美,并把她发掘出来献给了世人。
六、留连抱犊赏红叶,君山望海景色新
抱犊崮古称君山,或者是山名为君山,而山顶如帽称抱犊崮,《峄县志》载:“君山有抱犊崮,壁立千仞,去海三百里,天气澄朗海上望之宛然在目……邑八景之一也。”
抱犊崮的美不在山,在于山间泉涧,遍山绿树还有从古至今的一段段传奇。
抱犊崮之名的由来,就是因为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这座山叫楼山,山下住着一个老汉,耕种着几亩山地薄田,但是每到收获季节,官府便虎狼一样来催租逼税,把老汉的粮食一抢而空。老汉曾去过楼山山顶,知道山顶上有土地可以耕种,为了逃避官府的盘剥,他决心逃避到又高又陡的楼山顶上去生活。可是楼山险峻难攀,空身一个上去都很艰难,更别说笨拙的耕牛了,他灵机一动,就抱了一只小牛犊攀上崮顶,在楼山顶上过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清代诗人雷铙有一首诗便记录了这段故事:遥传山上有良田,锄雨耕云日月偏。安得长梯还抱犊,催租无吏到天边。
近代的传奇莫过于震惊中外的民国大劫案,1923年5月6日凌晨,长期在抱犊崮山区占山为王的孙美瑶等人,为摆脱被官周围剿的困境,策划并实施拦截了由上海开往北平的世界联运客车,劫持美、英、法、意等国人质39人,其中有美国红十字会护士总代表,法国公使馆参赞,甚至还有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女儿以及一大批中外记者等,全部劫往抱犊崮,第一次把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抱犊崮。这段故事被后人写成小说并拍成电视剧,使抱犊崮名扬天下。
如今崮顶土地已长满茂密森林,天台池有雨则满,天旱则涸,传说只能回味,辛酸已逾百年,旧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日子是去往不复了,游人每至此处,唏嘘一番过后,更多的要去寻“君山望海”的奇妙景致了。
抱犊崮的美景不只在山顶,在绵延不绝茂密的森林里,才是美不胜收的好去处,走过崮西南麓的一条深涧,仰视流泉成瀑。再去探寻深涧东侧的三清秀观和巢云观。半山处还有山洞无数,桃源洞、水帘洞、十八罗汉洞、黄龙洞等均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洞内外石壁雕有千姿百态的佛像。自麓至巅,陡峭如壁,手足并用小心翼翼方能攀援而上,抱犊崮的“雄”、“奇”、“险”、“秀”尽览无余,穿行其中,如行走在珠玉之间,才饮罢山泉甘露,又采摘野花名果,刚听完鸟鸣涧声,又忽闻佛经轻诵,正如清人雷亨坤所作诗里心境一样:“自是山中可避俗,更无踪迹世人知”。远离红尘,心情便一下子如洗过了一样干净无尘了。
抱犊崮森林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覆盖率65%,是国家淮太流域重点防护林区域之一。景区内含氧量高,负离子比重大,空气质量优,湿度大,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现已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山间有稀有植物树木银杏、黄檀、流苏、槲树、苦木、黄榆等627种。有鸟兽如天鹅、白鹳、雕、苍鹰、雀鹰、松雀鹰、灰背隼、豹猫、花面狸等90余种,是鲁南不可多得的休闲避暑胜地,而秋天的抱犊红叶一点也不逊色于北京的香山,更是令人留连忘返,乐不思蜀。另外抱犊崮还有独特的地质景观,被称为地质非常整合面,又叫地层缺失,地层上面是青色的,属沉积岩,地质年代约为5.6亿年,下面是红色的,属火成岩,地质年代约为26亿年。两者之间相差20多亿年,是非常罕见的。抱犊崮寒武纪地层十分完整丰富,被称为华北地区寒武纪地层发育的典型代表。
我们游览一处景点,不一定非得要去了解她厚重的历史,也不一定非得去记忆她丰富的风物,我们只知道,这一处是别处没有的,她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敬仰,让我们游走其间心里会突然涌动出对美好生活的感恩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