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景点 > 正文

六、文公古台

2012-10-22 15:37:41   来源:新浪博客   

      六、文公古台

      “文公古台”为战国时期滕国国君滕文公所筑,位于姜屯镇滕城村,系滕县境内的重要人文景观。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武王灭商之后,把滕地封给其异母弟弟叔绣,立滕国。在群雄争霸的时期,滕文公在位。他执政期间,礼贤下士,广施仁政,把一个方圆几十里的小国治理成“善国”,写下了滕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滕文公还效其先主“经始灵台”的德政,在开阔地上筑台,与民同乐,留下了历史见证。
      清朝末年,文公台上兴建了真武庙,这是文公古台的鼎盛时期。真武庙的标志建筑为真武大殿,塑有威严端庄的滕王坐像,大殿后面配以炮楼式建筑。登上楼顶,东观霞光普照,西赏微湖帆影,南望楚天祥云,北瞻泰岳如黛,顿感天高地阔,尘虑全消。
      文公台前,东西两侧的灵沼池为庙产菜园,瓜果菜蔬秀色诱人。台正南是一座戏台,每逢节庆,尤其是农历三月三的庙会,都有各路戏班登台演唱,展示才艺。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扶老携幼,来这里焚香跪拜,祈福消灾。台上原有文公祠,《谒文公祠》一诗赞曰:
      扰扰群雄事战争,独谈仁义不谈兵。
      凭凌齐楚今何在?赢得长存善国名。
      世事游移,桑田沧海,文公台历经劫难,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古建筑已经所剩无几。1991年以来,中共滕州市委、市政府多次拨款进行修复。修复后的文公台,在保持原有台基的基础上,兴建了仿古双檐文公楼和相应的配套建筑。文公楼高数十米,画栋雕梁,飞檐碧瓦,再现了昔日楼台盛况。正厅内,塑有滕文公问政于孟子,群臣聆听、史官笔录的蜡塑彩像。楼两翼为对称式仿古游廊,内有滕国十大名人雕像。古台前,两株古槐虬枝参天,东西对峙,交相辉映,使古台愈显肃穆。槐树相传为唐贞观年间所植,千年古树,夏日绿叶蔽日,冬日铁枝轻舞,当地人称为“树神”。文公台东侧的古碑林,荟萃了唐代以来的三十余块碑碣,比较著名的古碑是宋代的《圣谕碑》,相传为大书法家黄庭坚所书,上有宋太祖赵匡胤“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的圣谕,游者面对这富有深意的文字,抚今思昔,感慨万千。
本文导航
  • 1、一、龙岭晴云
  • 2、二、谷翠双峰
  • 3、三、微湖夜月
  • 4、四、趵突跳珠
  • 5、五、池莲四面
  • 6、六、文公古台
  • 7、七、真仙灵柏
  • 8、八、塔影高标
  • 上一篇:古峄县八景
    下一篇:越峰山灵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