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就住房保障立法 加重处罚骗租骗购保障房
小中大2013-01-26 10:30:48 来源:新京报 点击:
3 立法亮点
住房保障体系融入一个法规
目前,北京的住房保障相关政策和规定,散落在各个规章文件中。比如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限价房,每种保障房各有一个管理办法。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住房保障还没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立法。
此次在《北京市基本住房保障条例》的专家建议稿中,在保障房的规划、建设、申请、审核、分配、管理、退出等各个方面,整合了当前的各项规章文件中政策和规定。用一个法规,将住房保障的全程都明确其中。
在规划和土地供应中,明确了保障房保证土地供应,规划布局应坚持就业与居住均衡,采取“大分散、小集中”,集中建设与配建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保障对象对交通、就医、就学等需要,适当增加在商品房中配建保障房。充分考虑保障对象对交通、就学等的需要,适当增加在商品房中配建保障房。
户型方面,新建保障房要坚持小户型、经济适用、节能便利的原则;申请审核上,仍然采取的是“三级审核、两次公示”的制度;退出方面,如果出现擅自转让、出租、转租保障房的,政府将依法收回或回购保障房。同时,要求政府建立住房保障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4 立法亮点
对骗租骗购有望增加罚则
骗租骗购保障房的违法成本低,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对于骗租骗购行为,北京的处罚是取消申请资格,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保障房。罚则太轻,所以一些人愿冒风险。”市住保办相关负责人说,由于北京目前住房保障的政策大都是规范性文件,因此无法对骗租骗购等行为明确罚款等罚则。
据了解,香港对于骗租行为的处罚非常严厉。申请者如果虚报材料,骗租公屋,最高会罚款5万元,而且还会被监禁6个月。
此次,在《北京市基本住房保障条例》专家建议稿中,专门设置了“法律责任”的章节。对于不符合申请条件,以隐瞒或虚报人口、收入等弄虚作假的,将驳回其申请或取消轮候资格,除了5年内不得再申请保障房外,还将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而对以弄虚作假等手段已非法获取了保障房或货币补贴的,不但5年内不能再申请,而且罚款的数额将更大。租赁公租房的,除了按照市场租金补收房租外,还会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已经购买了保障房的,则要退房,补收期间的租金,并处罚款。
此外,保障房家庭如果擅自转让、出租、转租、出借保障房,或擅自利用保障房从事经营活动、擅自改变保障房功能和结构等,除没收违法所得外,也将处罚款。
声音
市人大代表卫爱民:基本住房条例的立法将更好地保障需要保障性住房的家庭能得到相应的住房,不过,同时要注意严格的审核和分配,要让不具备资格的人不被保障。
一位保障房一线工作人员:与骗购一套保障房往往可获利数十万相比,几万元的罚金还是较少,应将违规行为与个人信用系统挂钩,一旦违规,将来在就业、贷款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
北京市房协秘书长陈志:此前佛山“限购”政策松动又收紧,引发社会对政策制定是否存在“朝令夕改”的讨论。住房保障如果立法,将有效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明确政府的保障职能,确保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
上一篇:养老地产,要“去标签化”
下一篇:北京楼市调控精细化:涨幅过快增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