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二手房价今年六连涨 成交量比1月份增6倍
小中大2012-08-06 17:28:27 来源:齐鲁网 点击:
-
与天气一样,济南二手房市场半年间也经历了寒冬到热夏的转变。2012年1月成交402套,7月成交2682套,济南二手房成交量半年增了近6倍。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二手房市场的持续走暖,二手房中介公司效益渐好,部分开始“招兵买马”。年初的买方市场也出现动摇痕迹,部分地段佳、位置优的二手房卖主开始“坐地涨价”,“企图抢回”主动权。
【二手房市场】 成交量半年增6倍 挂牌均价6连涨
月份,济南新建商品房共成交7118套,环比上涨3成,创龙年开年以来成交量最高值。与之相应,济南二手房市场也是一片火热局面。
搜房网二手房资讯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1-7月济南二手房成交量分别为:1月402套,2月727套,3月1572套,4月1645套,5月1654套,6月1722套,7月2682套。半年时间,济南二手房成交量增了约6倍。
据搜房网二手房数据监控中心统计显示,7月份二手房(住宅)的挂牌均价为8679元/平方米,环比6月上涨了1.82%,二手房挂牌均价出现年后第6次持续上涨。5、6月份的成交小高潮已经促使济南的二手房市场出现回暖的迹象,导致大部分购房者担心房价反弹而选择纷纷入市。另外,国家在首套房贷利率、公积金等积极政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购房者的购房成本,提振了刚需购房者入市的信心,加速了入市的步伐。
【房屋中介】 效益渐渐好 人员不够用
二手房市场成交量逐月攀升,体会最为明显的是以经营二手房买卖业务为主的二手房中介公司。“现在公司的效益渐渐变好,我们正考虑招纳新人。”5日,记者在多个房屋中介公司调查走访时,历下区佛山苑小区附近的一家中介公司负责人表示。“其实,效益也没有好到要大批招人,现在招人其实另有隐情。”一家同样有招人打算的中介公司负责人表示,年初时(尤其春节段),楼市不景气,公司效益低,资金甚至难以周转,大批房屋中介人纷纷离职,有的公司甚至能走掉一半。“现在招人,主要是填补当时的空缺。”该负责人说,中介行业人员流动性本来就大,他们已经习惯了。
【部分卖主】 地段佳,位置优,“坐地涨价”
“最近涨价的二手房主特别多,有的甚至一周涨三次,真是有点让人吃不消啊。”近日,在历下区佛山苑小区一家不动产公司,正打算购买一套二手房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之前看的差不多的几套房子一直在观望,有的房主自降价格后她还在犹豫,没想到,最近几个月尤其是7月行情一下子变了,急于卖房的房主不急了,而且坐地涨价,谈一次涨一次。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王女士遇到的涨价难题并非个别现象,涨价的不少,但是幅度都不大。“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没人看房、没人谈价钱时他不敢涨价。看房人多了,一下子能接受价格的人有了,他就该觉得自己的房子好卖了,价格报低了。尤其是手握地段佳、位置优房子的房主,涨价的可能性更大。”一房产中介经纪人表示。
【业内人士】 刚需继续释放,成交会保持温和状态
目前改善型也逐渐成为“刚需”,不少市民表示,正在积极看房,实施酝酿多时的换房计划,希望伺机“小房换大房”。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批改善型置业者即将进入换房高峰期,将进一步带动二手房的销售,再次引领居住风向。一位业内人士则坦言,“目前的淡市,已是大家公认的抄底入市的好时期。当不少人淘到实惠房源之后,不少改善型刚需也开始按捺不住雀跃的心,准备伺机行动。”
目前消费者有关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信心尽管显示乐观,但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估计8月份二手房推盘量接近7月份的水平,成交量和成交价仍会保持回升态势,八月份的市场状况可能既不像往年一样遭遇明显淡季,也不会出现成交暴涨,成交量将保持温和状态,甚至出现小幅反弹,这是因为目前政策层面正值刺激刚需的调整阶段,刚需应该会在未来一个季度继续释放,但资金面压力将持续存在,市场供需保持一定水平,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相关新闻】
中国指数研究院对房地产住宅市场趋势作出预判
未来5年重点城市住宅成交量将持续上升
近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在北京、香港两地同时发布行业研究报告,对未来5年房地产住宅市场趋势作出预判,未来5年重点城市住宅成交量将持续上升,增速趋缓。
报告认为,未来5年重点城市住宅成交量持续上升,增速在2013年后逐步趋缓,复合增速为6.5%,2016年成交面积可达2.6亿平方米;供应量增速在2013年达到17.4%的高点后逐步放缓,预计2016年新批上市面积达2.4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11.5%。
报告内容显示,未来5年,重点城市的刚需成交总量、首次置业和首次改善需求都将稳步上升,但增速逐渐放缓,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6.3%、5.8%和6.8%;刚需市场供应总量、首次置业和首次改善供应量都将一直维持上升趋势,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1.8%、11.3%和12.3%,2016年分别达到1020万平方米、516万平方米和504万平方米。
报告认为,刚性需求即首次置业和首次改善型需求,将成为支撑住宅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一线城市以及一些快速发展的二线城市,将比其他地区具有更持续的增长潜力。
另一方面,在国家调控政策下,住宅投资投机型需求将受到抑制。即便限购取消,只要信贷政策仍旧维持对多套置业的高杠杆,那么投资住宅的回报率便不会太高。以投资为重要基础的中高端住宅市场的需求,将受到明显抑制。
报告认为,今年以来,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基调下,房地产市场逐步由高速增长向常态发展回归,同时行业分化逐渐加剧。越是高端住宅价格下跌越明显,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宅,成交回暖明显。
报告同时认为,房地产调控令一些一线房企的发展受到明显影响,但也有一些二、三线房企因其模式更契合市场方向,可能脱颖而出。每一轮调控,也都会为一些房企提供绝佳的发展机遇。
京广二手房交易持续走高
亚豪机构监测数据称,上周(7月23日—7月29日),北京市期房、现房商品住宅累计成交2778套,成交面积32.1万平米,环比之前一周(7月16日—7月22日),成交套数上升40.2%,成交面积增加35.2%。成交量的上涨必然带来价格的反弹。据统计,7月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23210元/平方米,今年首次超过23000元/平方米,成交均价同比下降约8%,但环比继续小幅上涨。另外,网易房产数据中心发布数据称,今年1月-6月北京市网签成交套数为32460套,同比2011年同期的23023套,涨幅达41%。
广州7月份二手住宅成交量环比6月上升,继3月份以来持续保持在一定高度,反价现象渐生。中原地产更称,该公司7月份促成的二手住宅成交量创下2011年以来的单月最高水平,环比6月大增约20%。房管局阳光家缘网显示,广州十区二手住宅成交量自今年3月以来持续走高。
超五成房企业绩下滑
据统计,截至7月26日,沪深两市上市房企中,共有64家发布业绩预告。其中9家预亏、19家预减、24家预增、5家预盈、6家预警、1家减亏,净利润预亏、预减及预警的房企合计共有34家,占总数的53%。在净利润方面,6家上市房企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净利润同比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一些企业业绩较好,但利润表现则显一般。以刚披露业绩的保利地产为例,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32.86%,但保利地产净利润下降12.13%。业内人士指出,在调控背景下,房企上半年为了完成既定销售任务,进行降价促销,使得利润有所下滑,房企推出的刚需产品利润也相对较低。
上一篇:一线城市楼市政策执行获督察组肯定 京沪过关
下一篇:楼市回暖的真与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