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奶粉不投钱推广败走中国 欧美厂家砸钱圈地

2013-10-25 08:48:1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

      明治乳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营业本部部长沈宏祥说:“冰淇淋事业部在广东、糖果和巧克力工厂在上海松江,他们都是独立运营的,包括苏州工厂在内,这些业务尚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预期。”

      目前,许多消费者对明治的退市尚不知情,明治官网仍计划在10月26日上午9点半在上海大宁福朋喜来登酒店展开“珍爱妈妈成长之旅-之快乐做月子”的营销活动。同时在今年的11月、12月还有诸如此类的4场营销活动。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明治的客服和市场部门极有可能仍会得到一段时间的保留,而记者从明治奶粉中国区所在地的大楼物业处获悉,明治奶粉的租约续到2014年12月15日截止,仍有一年多的时间。

      溃败原因

      “欧美厂家都在疯狂的砸钱圈地,明治费用投入少,而且只将重心放在华东市场”

      多位乳业人士指出,明治奶粉的品质特点是其它许多洋奶粉所不能及的,比如DHA和钙的含量非常高,即使包装罐的设计也很人性化。而对于每年两位数高速增长,市值在400亿元以上的中国市场,明治奶粉自身也充满期待,日本明治曾计划在2020年时提高海外销售额至目前的3倍,即1500亿日元,其中中国、东南亚和美国是三大优先市场。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明治奶粉的溃败?

      明治乳业日本总部给出的解释是:中国奶粉市场竞争激烈,同时随着奶粉生产成本上涨,在中国市场的利益难以提升。

      普天盛道董事长雷永军却指出:“我刚去广东做调研,发现明治奶粉在广东主要走的是KA渠道(大型连锁,如营业面积大、客流量大的门店),这类渠道费用极为昂贵,但是明治的销量却很小,这说明明治每年都在亏损,拖的越久就亏得越多。”

      前述经销商则认为,由于中日不稳定的政局关系,一些日本企业在中国缺乏大手笔的战略性资金投入。“这几年中国奶粉市场在疯狂增长,欧美厂家都在疯狂的砸钱圈地,明治费用投入少,而且只将重心放在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的华东市场,那业绩不佳是自然的事。”

      目前,奶粉渠道分为三类:一是以沃尔玛等大卖场类的KA渠道,费用最高,入场者均为国内外一线品牌,洋奶粉们皆钟情于此;二为母婴店渠道,成中小品牌兵家必争之地;三为电商渠道,更多受到新品牌和小品牌的青睐。另有熟悉明治的乳业人士说:“明治这么多年来一直走的是大区域代理路线,自身没有什么销售团队,全靠经销商运营,品牌又不如欧美有穿透力,要赢得市场谈何容易。”
      “虽然明治给的毛利和其他洋品牌差不多,但是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更多投入了,不派人也不投广告、缺乏促销推广,你敢赌大家就陪你一起赌,你自己都不敢投入,谁敢陪你一起玩?”

      在京东商城[微博]上的一组数据说明了很多问题:雅培奶粉的消费购买评价有6万余次,而明治仅为77次。

      此后,2010年,日本发生大规模口蹄疫,明治奶粉一度被禁,而后又遭遇日本核泄漏辐射危机,为能重返中国市场,明治将原产地从日本改为澳大利亚,但一些明治的忠实拥趸追捧的正是日本的原产,而非澳洲产地,这让明治又遭遇双重打击。

      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对明治在内的知名奶粉企业展开反垄断调查,明治最终因“积极配合调查”免于受罚,明治承诺对旗下市场上销售的珍爱系列奶粉,全部四个单品进行降价销售,降价幅度为3%-7%,并承诺在今后2年内以此优惠价格供应中国市场。 “明治或许感受到,中国市场上‘规范’外资行为的力量在增强。就在明治对中国市场犹豫不决之时,这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乳业圈内一位实业人士说。

上一篇:央行新政实施满仨月 近三成小微企业贷款仍遭拒
下一篇:金螳螂发家始于吉娃娃季建业:股价8年翻了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