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虚假贸易利益链调查:企业骗退税虚增贸易额

2013-04-27 11:21:30   来源:华夏时报   点击:

      贸易水分有多少?
      香港与内地的频繁贸易互动,也使得一些套利行为更具操作机会。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一季度内地和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1098.8亿美元,大幅增长了71.2%,而广东省一季度对香港贸易额增长了91.6%;其中,3月中国对港出口增长了92.9%,增速创下18年来新高。
      但今年一季度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仅8亿吨,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按以往的规律,外贸数据与港口数据一般都是同步浮动,两组数据一增一减,颇耐人寻味。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内地海关与香港海关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存在很大差距。数据显示,2012年12月至今年3月,海关总署公布的内地对香港出口额为949亿美元,但同期香港海关统计从内地进口商品的金额仅为587亿美元。
      对此,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表示,两地之间在统计上、做法上的差别,造成了两地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差异,这是最主要原因。目前海关总署已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尚不能下结论是否为虚假贸易。
      据记者了解,进出香港的许多贸易属于转口贸易,一批货在内地与香港之间来回兜圈,有的并非为了骗税,而是通过货物出口和进口,用美元付汇与人民币收汇,利用美元在内地和香港的不同价,赚取汇率价差。
      通常的操作手法是,进口用人民币在国内付款,企业将人民币存至国内银行,银行将其做成收益利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后,再通过香港的银行结算美元,采用T 1方式在香港结汇,汇率差最高可达千分之四点八,2个亿的资金一天可以赚近100万元,资金量越大,赚得越多。
      平安银行一位客户经理也曾有客户通过转口贸易做套利。据他介绍,“如今深圳转口贸易没有以前好做,一方面是利差缩小,另一方面汇率降低。”
      这种违法的虚假贸易行为,一直是国家严厉打击的对象,但因为潜藏较大利益,一直难以根除。2011年,海关曾展开稽查风暴,但在少数海关官员被抓,打击两个月后又悄无声息。

上一篇:血淋淋的教训:史上最严重的10次市场崩盘
下一篇:央企质疑国资委搞命令经济:增长多少领导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