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临沂打造"全域"和"万家" 领跑山东乡村游
2013-06-21 17:29:11 来源:齐鲁晚报
沂南竹泉村由投资公司出资,将原来的古村整体搬迁,形成“一古一新”两个村庄,古村保留原有风貌,成为旅游度假区,实行企业化管理,新村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建设,对迁出的村民进行安置,村民围绕古村做生意,形成了景区带农户、公司+农户的模式。
两地还依托有关部门资源,依托各类文化旅游小镇、高效农业园、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人工鱼礁建设精品项目,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业态逐渐发展起来。滕州市的五个乡镇,重点开发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五朵金花”项目;山亭区发展了以城头月亮湾湿地游、水泉火樱桃采摘游、店子长红枣采摘游为代表的乡村游,目前山亭十处镇街,已形成以核心景区为龙头,带动各具特色乡村游发展的格局;从去年开始,沂水院东头镇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全域谋划,打算用3到5年时间,创建国家5A级“沂蒙风情小镇”。届时,整个镇子就是个大景区,镇上经营乡村游的业户,也将统一纳入公司化管理。
配套、规划、政策紧随其上
据了解,枣庄和临沂两市为推动乡村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政策支持上,将申请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用地政策,落实税费减免政策。
临沂各县相继制定了金融扶持政策,沂水县对乡村旅游项目用地指标实行倾斜政策,乡村旅游景区内用地按农村用地、农林用地指标稽征相关费用;费县以发展家庭农场为目标,集中流转土地2000亩用于建设沂蒙百草园项目,目前已经吸引36个家庭农户进入园区发展休闲农业;苍山县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整合11个村的用地指标,核心区已建成集现代农业示范推广、科技培训和生态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2万亩综合型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沂南县为鼓励大型企业和财团投资乡村旅游,前三年按地方财政收益的50%-100%返还企业,后两年按25%-50%返还企业,适度减免或缓缴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和房产税,土地出让金地方留成全部返还企业,用于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
标准化管理是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最有力抓手,抓好《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强乡镇标准》、《山东省旅游特色村标准》、《山东省乡村旅游服务规范》等现有标准的贯彻实施,对乡村旅游点实施标准化管理,验收合格的纳入全省统一营销渠道,并享受以奖代补等相关扶持政策。为此,枣庄和临沂各县区正在部署加大对乡村旅游的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同时,为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枣庄市将全域乡村旅游纳入对农村、农业、城镇化和旅游考核的内容,建立日常督查、工作调度、年终考评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机制。临沂蒙阴县在千分制的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中,乡村旅游占到75分,与农业的整体考核分值持平,将有效刺激带动各镇村发展乡村游的积极性。
上一篇:29种原因可致高考录取退档
下一篇:枣庄入围省西部隆起带 定位为经济转型提升区